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看病可報銷 黑龍江500萬農民搭上"新農合建康快車" 
2006-12-05 15:05:03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5日電(記者 杜筱)  記者5日從黑龍江省衛生廳了解到,目前,全省33個試點縣已有511.77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農村人口611.36萬人,參合率達83.71%。農民個人繳費5843.39萬元,籌資總額達24,175.33萬元。截至到2006年9月,全省共為農民支出補償資金8545.71萬元,補償人數達161.7萬人,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黑龍江省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保大病兼顧小病擴大參保農民受益面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是采取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特點是政府投資佔籌資總額的2/3,農民投入僅佔1/3,並以保大病為主,同時兼顧小額醫療費用補助,以眾人的力量共同抵御疾病帶來的風險和不測。

金連弘(左二)在向海林市有關領導了解農村合作醫療情況

  據黑龍江省衛生廳廳長金連弘介紹,黑龍江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從2003年就開始了,由於參合率低,籌集的資金相對的較少,基金的風險相對就較大,報銷的少,農民意見就大了。為解決合作醫療中出現的這些問題,黑龍江省在遵循國家建立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三大原則的基礎上,實施了『大數法則』方針,即多數人參加醫療保險,以便風險共擔;參加的人越多,保障水平越高;參合率越高,基金的『蛋糕』就相對較大,農民受益的面也越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農民的認可。

  林口縣五林馬西村農民劉明霞一家是在2003年第一批『參合』的農戶。2005年她的丈夫因患腦血栓住進醫院,花費一萬多元,當下合作醫療就給報銷3000多元。劉明霞說:『用這些錢買了化肥、種子後,還能還點外債呢。如果俺們當初沒有參加合作醫療,今年連地恐怕都種不上。

  目前,黑龍江省33個合作醫療試點縣已有511.77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農村人口609.82萬人,參合率達83.71%。

    增加診療透明度為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立『規矩』

  為確保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村患者能公平地享受到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及在診療過程中的知情權,黑龍江省衛生廳要求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內部實施了『一日清單』及『簽字制度』。

哪家服務好、價格低我就去哪家醫院看病

  據了解,『一日清單』及『簽字制度』是指定點醫療機構必須將參合患者每日治療、輔助檢查、護理等所發生的費用,以書面的形式告知患者,並由患者簽字認可。參合患者住院期間使用《藥物目錄》以外的藥品,必須經過患者的同意方可使用,否則造成的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自己承擔。

  同時,黑龍江省衛生廳在全省縣域內要取消縣和鄉鎮之間參合患者看病的界限,實施『一證通』,讓參合農民自主選擇服務好、價格低、距離近的定點醫療機構。鼓勵各定點醫療機構之間進行有序競爭,推進各種收費的公開化、透明化,以此促進價格平實,節約合作醫療資金。參合患者只要持有合作醫療證,到全縣各定點醫療機構都可以直接就診住院,不受地域的限制。

村醫正詳細地為病人講解用藥方法

  另外,對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不執行相關政策、規定,存在嚴重套取或變相套取合作醫療基金,以及為患者提供過度醫療且情節嚴重的,由同級新農合醫療管理辦公室取消其定點醫療機構資格,3年內不能再次申請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情節嚴重的,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有關專家表示,這些措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定點醫療機構的違規行為,從制度上保護了參合農民的利益。

    實行單病種最高限價讓參合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在試點縣實施後,黑龍江省衛生廳調查發現,部分定點醫療機構中存在著『讓利不受益、誘導增收益』的現象,打著讓利患者的幌子,卻對參合患者多收費、分解收費、重復收費,使參合患者不能真正受益;同時有些定點醫療機構還將入院條件放寬、出院條件從嚴,誘導參合農民接受不必要的治療,侵犯了參合農村患者的利益。

  為防范此類現象,真正讓參合農民得到實惠,黑龍江省衛生部門采取了單病種最高限價的管理方式。單病種最高限價管理,就是在各試點縣內統一實施各種常見疾病次均(一次住院的平均費用)住院費用的上限管理,定點醫療機構在診療過程中若超出診療的最高限價部分,則超出部分的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承擔。

醫院在為農民准備更多價廉物美的藥品

  2006年初,黑龍江省衛生廳先後派出兩個督導組,重點對16個試點縣進行了督導檢查,並組織專家學者對全省各試點縣實施合作醫療前2年和後1年的常見疾病次均費用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調查。經過統計測算,首批制定出4類49種疾病作為單病種最高限價的實施病種,並在6個縣進行了試點工作。

  經過試點,定點醫療機構誘導需求現象得到明顯遏制,同時也使定點醫療機構自覺主動節約合作醫療資金,為合作醫療逐步規范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

    提高補償額度保護『參合』農民利益

  為擴大參保農民的受益面,黑龍江省在新農合運行的過程中,各試點縣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補償方式,不斷提高補償額度。目前全省33個試點縣(市)已形成了三種補償形式:一是按住院單病種確定不同補助額度。如林甸縣確定了10類52種疾病單病種,對因不同病種住院而給予不同的金額補償。如果農民患了規定范圍內的某種疾病,由定點醫院直接墊付醫療費用。二是按定點醫療機權的級別確定不同報銷比例,即在市、縣、鄉級醫院治病後報銷不同比例的醫藥費。三是按定點醫療機構的級別並輔以少部分單病種定額補償。

  林口縣五林鎮農民宗樹文的父親因患闌尾炎住院花了1000多塊錢,第二天就領到了報銷的300多元錢。

參加新農合後俺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報銷醫藥費了

  說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林口縣古城鎮的農民老姜可有一肚子的感激話。在一次上山采藥時他不幸遭遇到了『熊瞎子』,渾身被咬得像個血葫蘆,住了近一個月的醫院纔保住了性命。老姜出院後,想起自己半年前曾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於是拿著4000多元錢醫藥費憑據找到林口縣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辦公室很快按規定給他報銷了1400多元的費用,這使老姜萬分驚喜。他激動地說:『現在看病還能得到補償金,這在以往俺們想都不敢想。真是金山銀山不如新農合這座靠山啊!』

  林甸縣宏偉鄉的農民老孫也有同感,老孫患肝癌後,家境十分貧寒。得知這一情況後,林甸縣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特事特辦,將孫某花掉的1000多元醫藥費報了銷。此後,又分期為他報了5000元醫藥費。孫某全家激動萬分地說:『想不到俺農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報銷醫藥費了!這是開天闢地頭一回,還是共產黨好!』

  截止2006年9月,黑龍江省共為農民支出補償資金8545.71萬元,補償人數達161.7萬人,其中住院補償率28.44%,預計全年住院補償率將達到40%左右,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