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4日電 近日,林口縣農民郭英倫病愈出院結算時,收到了一張電腦打印出來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處方清單,上面哪些能夠按比例報銷、哪些不能報銷一目了然。老郭高興地說:『還是電腦打印的單子看了讓人心裡托底!』
據統計,目前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已擴大到33個,參合農民達511.77萬人,覆蓋農民609.82萬人。其中第一批14個試點縣已全部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居全國前列。
為加快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步伐,自2003年起,哈爾濱聯德技術有限公司即著手研發信息化軟件,並成功地將聯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系統廣泛地應用於第一批試點縣,從而結束了我省各地手工操作的歷史。這套軟件系統不僅使『農合』管理體現了『方便、快捷、透明、科學』的特點,而且使功能涵蓋了全省的『農合』政策。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訥河市創造了城市醫保和『農合』相結合的新型方式;今年剛剛被列入試點縣的哈爾濱市阿城區提前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作為我省第一批試點縣之一,林口縣自2003年開始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到2005年率先在我省實現了合作醫療計算機軟件管理。林口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主任蔣振新說:『過去采取手工操作,出現了冒名頂替等現象,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參合」的積極性。信息化管理使「參合」農民從繳費到報銷藥費,全部通過錄入電腦自動生成,極大地減少了人為因素,提高了監管手段,真正實現了陽光作業。與此同時,合作醫療運行的各項數據的統計、綜合、分析更快捷、更准確,便於隨時掌握運行動態,大大提高了工作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