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9日電 4年前,張洪先生在哈爾濱愛建社區的一期每平方米花不足3000元買到的一套住房,如今有人每平方米出價4300元求購他也沒賣!不到4年,這套房子可以為他帶來15萬元的利潤,這讓他『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多購一套小房子留著』。與張洪一樣,哈爾濱市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開始關注著房地產市場的每一個變化——因為,幾乎所有在前幾年購房的人,如今都可用房子套現得到豐厚的收益,從哈爾濱市持續穩定上漲的房價中,即便是最不懂理財投資的人也能看到其間的利潤。
據市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近5年來哈爾濱市每年房價漲幅一直保持在6%—9%區間,銷售均價每平方米達到2798元。房產管理部門人士稱,目前哈爾濱市房價在全國大中型城市裡尚屬『中等偏下水平,房價尚未出現過大幅度的增長』。一位業內人士稱,沈陽、大連等東北城市的房價水平和漲幅均已明顯高過哈爾濱,這讓許多哈市人、甚至部分外地人對哈爾濱市未來幾年樓市的走高非常看好,投資型購房人群明顯壯大。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博士、馬驥教授認為,當一個行業能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率,它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熱錢進入並謀求增長所帶來的利潤。他認為,目前對於普通市民來說,利潤空間較大,而且有穩定少風險的投資渠道較少。而住宅投資則是綜合收益與風險後性價比較高的選擇,因為相對比起商業和股市的投資,投資住宅游戲規則(稅費和市場行情等)更為簡單明確。
馬驥舉例分析說,比如,2006年首期憑證式國債5年期的利率是3.49%;同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是3.6%,但扣除20%的利息稅後實際只有2.88%。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受益穩定,風險小,但收益低。馬驥說:『百姓會問,國家GDP的增長率近年平均9%,銀行存款獲利不足3%,誰拿走了我那6%?而住宅投資因其年均近6%—9%的回報率勢必進入投資人群的視線。』
馬驥認為,房屋投資應將其稅費、維護、物業費、取暖費化入成本,同時,出售之前,出租房屋的所得也應記入利潤。同是5年為一個投資期的話,住宅可規避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收支之後其收益可超過債券和銀行存款所得。
馬驥告訴記者,目前哈爾濱市的購房熱現象,不排除部分開發商通過控制房源,引導、刺激消費者投資獲利的情緒所致,但主要原因還是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投資普遍意識增強,試圖通過更有效率的投資方式獲取利潤,來積極釋放手中資金。
馬驥認為,目前在哈爾濱市,改善兼投資型購房正在取代改善型為主的購房模式,但其中對住宅投資的專業信息提供和風險、收益評估環節尚屬空白,這使投資購房處於模糊操作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