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發改委獲悉,今年以來,按照《哈爾濱市200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對改革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哈爾濱市強化了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加大了對重點改革工作的指導和推進力度,全市上下形成了合力攻堅的態勢,使全市經濟體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已圓滿完成各項改革任務。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獲重大進展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逐步規范,審批事項由1191項減少到172項,精簡85.6%,成為東北地區同類城市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的城市。政府職能配置不斷優化,集中對136個議事協調機構予以清理整頓,保留95個、撤銷21個、合並5個。建立了建設系統『12319』、交通、環保、城管、水務等數字化城管公共信息服務平臺。鄉鎮政府機構改革穩步推進,全市鄉鎮機關行政編制由7446名減到5697名,精簡比例為23.4%。鄉鎮機關內設機構由661個減至449個,精簡比例為32%。事業單位改革成效顯著,全市應實行聘用合同制度的4122個事業單位中,已實行新制度的有4110個;應簽訂聘用合同總人數16.7萬人,已簽訂聘用合同16.6萬人,佔人員總數的99.4%。
國企改革攻堅任務基本完成
哈爾濱市國有企業改革攻堅任務基本完成。近3年全市共完成1605戶國企改制,共支付改制成本140億元,涉及職工67萬人,完成職工並軌32.8萬人,基本實現了省、市委提出的戰略目標。分離企業辦社會與主輔分離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市共分離中省直、市屬企辦學校104所、醫院25所、公安機構19個,市屬國有企業辦學校和公安機構全部分離完畢。企業金融債務回購成效明顯,全市共回購金融債務38.5億元,支付回購資金6.9億元,綜合受償率17.9%。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已有33戶企業完成產權制度改革,盤活資產4.5億元,處理債務4.8億元,安置就業人員3903人。非公有制經濟繼續保持健康快速發展態勢,共完成營業收入1236億元,利潤總額46.4億元,上繳稅金23.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0.3%、12.2%和16.1%。全市新辦企業3000餘戶,新增就業崗位兩萬餘個。
農村改革進一步深化
今年哈爾濱市農村承包土地流轉加快,完成流轉土地148.4萬畝,初步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完成了省裡要求增長10%的工作目標。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形成規模,截至11月末,全市共轉移農村勞動力117.3萬人,佔勞動力總數的48.6%,比去年多轉移了6.13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總收入50.9億元,比去年增加了9.1億元,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人均創收4346元。培訓農民工30.26萬人。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初見成效,發展農合會60個,規范村屯合作服務站25個,組織農民建立各類專業合作社50個、專業協會24個,入社入會的農民5000餘戶。目前,全市各級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已發展到645個,會員20餘萬人。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有序推進,多渠道收購糧食458.7萬噸,實現社會糧食銷售額59.6億元。打造糧食產銷聯合機制,引進主銷區到哈爾濱市建立糧食生產和收購基地17萬畝。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也取得突破性進展。
現代市場體系發展步伐加快
今年哈市地方金融市場發育良好。俄羅斯出口銀行在哈爾濱市設立代表處已獲中國銀監會批准,江海證券兼並天元證券進展順利,哈爾濱商業銀行增資擴股有序推進。成功發行了『哈爾濱土地儲備資金信托計劃』和『太平集中供熱資金信托計劃』,分別募集資金7.3億元和3億元。土地市場逐步規范,截至目前共組織了8批次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已出讓土地14宗,土地面積102.70萬平方米,成交額11.1917億元,超出底價1210萬元。產權市場交易規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共完成產權交易項目130宗,交易額23.13億元,2.5萬名職工得到妥善安置。
財政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
今年哈爾濱市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全面啟動,強化了預算執行剛性,市直104個部門644個單位預算全部上報人大審議。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完成采購金額4.264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7.96%,節約資金4892萬元,節支率10.29%。完善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核准和備案程序。健全了政府投資決策機制,制定了《政府投資建設重大項目公示試行辦法》,對磨盤山水庫供水二期工程等14個項目進行了公示。1至10月份,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1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9%。
涉外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
今年哈市進出口總額(地域口徑)增長穩定,1至10月份完成23.58億美元,同比增長7.69%。市屬企業進出口總額完成20.21億美元,同比增長28.28%。全市對外貿易逆差逐步縮小,由去年同期的2.45億美元減少到10月份的1.16億美元。外商投資企業監管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實行了招商引資工作政府辦公例會制度,完善了外商投訴受理機制和聯合年檢體制。對567戶外資企業進行了網上聯合年檢,年檢通過率98.24%。建立健全了外資企業工會制度,外資企業工會成員由最初的32家增加到235家,會員由原來1030人發展到52600人。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哈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1至10月份全市實現就業再就業11.9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19.6%;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07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01.4%;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4050』人員9960人,完成全年目標的332%;實現再就業技能培訓4.4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33.9%。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到10月末,全市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6.8萬人、170.4萬人、54.5萬人和44.4萬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面和繳費繼續保持穩中有昇。
社會領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
今年哈市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初步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以大學大所為技術依托、以產業聯合體為載體的產業創新鏈條。實施了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和醫務人員准入制度,792所醫院被核定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897所醫院被核定為營利性醫療機構。民營醫療機構已發展到760家。呼蘭等區縣(市)推進新型合作醫療試點,試點區縣(市)得到補償的參合農民已達到83788人,補償總額達1167.56萬元。
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哈市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成效顯著。哈航、哈空調中水回用工程已經完成。利民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中心主體工程全部安裝完畢。對哈氣化廠等32家超標或不穩定達標排放廢水的工業企業、134家綜合性醫療機構及272家餐飲單位進行了綜合治理。加快了信義溝等污水處理廠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