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遜克縣農機合作社為農民增收
2006-12-28 10:24:4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司漢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8日電 聽說遜克縣乾岔子鄉乾岔子村農機合作社搞得好。初冬時節,記者來到這裡采訪。

  乾岔子村臨江而居,由大大小小十多個島嶼組成,其中乾岔子島是黑龍江最大的島嶼。這裡是衝積平原,人稱『遜克的小江南』。

  二樓村委會的大會議室裡寬敞明亮,村書記、村委會主任正在給來參觀的客人介紹情況。村委會主任劉文儉對記者說,多年來的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造成土地板結,水土流失,不但農民不增收,還造成環境的破壞,人與自然的矛盾無法調和。要想使土地增產,必須進行土地連片,進行保護性耕作。所謂保護性耕作就是利用農機合作社的大機械優勢進行深松、淺翻、秸稈還田,使土地得到永續利用,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2004年,省裡投資100萬元資金支持辦農機合作社,乾岔子村利用多年的村積累,一下子拿了65萬元組建了農機作業合作社。2005年,作業量達到了139160畝,純收入50.8萬元,每股分紅8.9元。糧食總產比上年增長20%,人均收入達到了4419元,比上年增長14%。2006年又投資140萬元,進一步擴大規模。

  村支書林玉蔚對記者說,農機合作社不僅解決了個體家庭勢單力薄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還解決了土地的保護性耕作,現在村裡有線電視、電話入戶率100%了,路面也硬化了,『村村通』了,村裡看到並抓住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為了吸引盡可能多的村民參加農機合作社,合作社決定,凡是首年參加土地連片的農戶,每公頃少收85元代耕費。在這一優惠政策的吸引下,當年就實現土地連片18000畝。

  他們把全村24戶比較貧困和種地水平差的低能戶125公頃土地,全部拿到合作社統一耕種。2005年,這24戶貧困戶和低能戶的耕地,每公頃平均產量5512斤。部分農戶還利用空閑時間,外出打工或采集中草藥,收入增加6000餘元。今年又有許多農戶要求把土地交給合作社耕種,但由於合作社墊付資金有限,今年又有8戶農民申請加入了合作社統種統收管理。

  村裡與農藥、化肥廠家聯系,以廠價購進化肥、農藥,減少了中間費用。把參加合作社後剩餘勞動力組織起來,由合作社出資辦理護照,到俄羅斯去耕種土地。2006年,乾岔子村轉移勞動力318人。

  劉文儉說,依托農機合作社,村裡准備搞農業開發園區,幫農民銷大豆,還要讓小包裝大豆進入上海、北京等地的超市。他們已試種了五味子,明年還要開發五味子,還要搞勞務協會,把勞務輸出組織化,產業化,還要搞幾戶企業,讓農民進企業打工,村裡的土地逐年交合作社來種,通過各種協會真正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