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0日電 沿邊開放帶規劃建設的一批出口加工園區,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俄邊境地帶;輸電能力為360MW的布拉戈維申斯克至黑河220千伏國際輸電線通電運營;莫斯科機場路上,哈飛汽車、家具產品廣告牌高高豎起,展示著龍江產品的新形象……『十一五』開局之年,我省對俄經貿合作可謂亮點頻現。
2005年初,我省做出了加快推進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的決策,確定的對俄經貿合作第一階段目標是:到2007年末,對俄進出口總額達到70億美元,對俄投資達到4億美元,對俄承包工程和輸出勞務合同額達到2億美元。
『十一五』開局之年,也是我省實施對俄經貿合作戰略昇級的第二年,對俄投資、對俄承包和輸出勞務合同兩項指標已提前一年完成戰略昇級第一階段發展目標;對俄進出口總額接近完成第一階段發展目標。
對俄貿易增勢良好。今年前11月,對俄貿易額實現60.92億美元,同比增長19.2%,高於全國平均增幅的3.9個百分點,佔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51.6%,佔全國對俄貿易總額的19.9%。自年初以來,我省對俄貿易在『哈洽會』等一系列大型經貿活動的帶動下,貿易伙伴逐步增多,從而擴大了我國商品的宣傳力度,一些質優價廉的名優品牌,深受俄羅斯客人的喜愛,接踵而來的就是新貿易伙伴增多、新簽訂的進出口貿易合同增多、新注冊的對外貿易經營企業增多、帶動新產品進出口額增多。
從出口商品上看:服裝、鞋、紡織品仍佔出口額的70%以上份額;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幅都在3位數以上。
對俄投資、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發展迅猛。今年前11月,全省新批對俄投資項目35項,對俄投資合同額完成5.5億美元,同比增長257.8%;新增對俄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項目65項,合同總金額2.1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01億美元,同比增長49.6%;今年全省新增對俄能源原材料投資合作項目19個,新開工10個,正在推進的項目總數達到85個。
『廊帶』建設取得新突破,有效拉動了區域經濟發展。圍繞哈大齊工業走廊、沿邊開放帶和301國道規劃建設了96個對俄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和對俄出口加工基地,產品涵蓋了機電、紡織、輕工、建材和農產品等。對俄經貿合作已經成為沿邊地區地方經濟支柱產業。2006年,全省有8個邊境市縣對俄貿易額超過1億美元,綏芬河、東寧、黑河、同江、撫遠、饒河等邊境地區的財政收入80%以上來自對俄經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