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四大主導產業成牡丹江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2006-12-31 16:22: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加勇 馮菊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12月31日電 到今年12月,牡丹江市四個主導產業經營佔農業經濟總收入由2002年的38%提高到50%,成為了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2006年該市農民收入可達4500元,仍然依靠黑龍江省的排頭位置,其中四大主導產業增加收入佔據農民增收的2/3。

  牡丹江市以『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提高綜合效益,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確立了發揮綠色、畜牧、外向型三個比較優勢,做大肉牛、生豬、果菜、食用菌四個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該市農業呈現出做山水文章、發展特色產業;做生態文章,發展綠色食品;做口岸文章,發展外向型農業的態勢,走出了一條以工業化模式發展現代農業的路子。

  截至2006年底,牡丹江市已有14.5萬戶農民融入到產業化經營中。去年農民人均收入中有1650元來自產業化經營,佔當年全市農民人均收入的40%。牡丹江市為擴展四大產業昇值,通過招商引資、政策引導、資金扶持、上新項目等各項措施,不斷增強龍頭企業的實力,促進了龍頭企業集群的形成。5年來,該市龍頭企業由2001年的35戶增加到64戶,這其中既有長春皜月、草原興發等外來的『俊女婿』,也有黑龍江渤海集團、響水米業等本地的『俏閨女』。目前,該市產值或銷售額超億元的龍頭企業達到了6家,超5000萬元的龍頭企業達了18家,農產品深加工率由去年的25%提高到28%,預計2006年,全市龍頭企業實現產值37億元,比去增長8%。

  龍頭企業實力的不斷增強,進一步推動了牡丹江市農業結構的調整和生產基地規模的擴大。

  產業結構調整上,全市肉牛、生豬、果菜、食用菌四大主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06年,全市食用菌達到了8.5億袋(塊),實現總產值13.5億元,同比增長16%;肉牛、生豬出欄105萬頭,比去年增長10.5%。其中,肉牛出欄23萬頭,比去年增長4.5%,全年牧業預計可實現產值22億元,同比增長13.4%。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