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電 工地塌方、游人墜江……面對每一個突如其來的危難,市民都會毫不猶豫地掏出電話撥打110。從1985年成立至今,哈爾濱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已經走入了冰城百姓的生活。10日是全國『110』宣傳日,記者走進冰城110,體驗堅守在冰城『生命線』上的民警是怎樣為百姓服務的。
【110能解『燃眉之急』】
遇『地震停水』傳言,一分鍾接五六個電話
2005年11月20日,從中午開始,110指揮中心的接警員便接到諮詢是否發生地震的電話,讓接警員迷惑不已。然而,越來越多的市民打進電話諮詢有關地震和停水的傳言,讓接警員們感覺到了身上的責任。110指揮中心迅速聯系地震局求證,並第一時間通知了把電話打進110進行諮詢求證的市民,及時消除了市民的恐慌情緒。從當日17時至19時,就有千餘個電話諮詢哈市關於『地震停水』的傳聞,平均每分鍾有五六個電話打進110。
【110感到『束手無策』】
年接警157萬,10%是騷擾,15%是誤報
10日,記者在哈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體驗接警員的生活。六七個接警員正在聚精會神地接聽群眾打進的報警電話。『有人要殺我……』10時40分,一名女子的報警電話打了進來,她給接警員留下的地址是道裡區上海街附近。接警員立即給轄區的派出所下達了出警指令,幾分鍾後,派出所回復稱現場沒有看到報警人所敘述的情況,接警員李榮春將情況如實地做了記錄。記者在現場發現,僅一上午的時間,接警員就接到了五起報警稱『有人要殺我』。接警員劉繼廣說,像這樣的假警、騷擾、誤報,數不勝數,如今的接警員甚至已經把他們當成了工作中的一部分。
據了解,2006年,110指揮中心受理的報警(求助)電話達到157萬個,平均每小時179件,每分鍾接3件。然而,在每天的接報警電話中,有10%是騷擾電話、15%是誤報和假警,還有50%是諮詢電話。這些電話佔用了110線路,浪費了警力和時間,直接導致急需幫助的群眾在危難之時無法打進電話。
【110經常『身兼多職』】
身著警服卻當起了查號員、出氣筒和心理專家
多年的接警經驗使得接警員不僅有一身『過硬』的接派警經驗,成了心理專家,還培養了他們的好脾氣。11時,一名女子的電話打進了110指揮中心,她想查一個電話號碼。接警員平靜地接待了這名女子,並告訴她可以撥打114查號臺。接警員對記者說,市民們不管有什麼問題都要打110報警,甚至家裡漏水、煤氣泄漏都會打電話報警,這時民警就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對應的相關部門的諮詢電話,對此進行諮詢。
很多時候,110的接警員會『變身』為出氣筒和心理專家。去年4月,一名男子為發泄不滿,天天夜裡2時給110打電話,張口就罵,接警員李光接到了十幾次這樣的電話。隨後,這名男子不斷撥打110要求民警解決問題,無論怎樣解釋對方都聽不進去。在兩三個月期間,這名男子撥打了近500次110報警電話。面對這些騷擾電話,接警員們不能生氣,只能耐心勸導對方,並試圖判斷電話那方是否真的存在緊急情況,他們說:『每一個電話進來,都有可能是市民遇到危難,因此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110天天『為您服務』】
傳授報警的小竅門
專業人士介紹,市民撥打110時,報警人應該按照接警員的提示回答問題,以便讓民警在最快的時間內了解事情的真實情況,隨時派警。報警人首先要說明發案的時間和發現的時間;其次是要向接警員講明案發的地點,詳細講明案件以及報警人所在的方位,一定要將街道名稱、小區名稱、樓房的層數以及房、院、樓的號碼等說清楚,如果報警人發現疑犯有乘坐交通工具離開的,一定要設法記住其乘坐車輛的顏色、型號、車輛和案犯人數、身份,說清報案人、被害當事人和發現人的姓名、年齡、住址、職業,以便警方必要時聯系;另外,當事人有無人員傷亡、物品損失,以及作案人有無受傷情況等也都要及時說明,便於110在派員出警的同時,准確分析情況進行布控截查。報案後對現場內的東西不要亂動,以便民警到場後獲取證據。需要警察到場處理的,請按接警員的指引在報警地等候,當民警到來時,應該主動打招呼,以便民警能盡快與報警人取得聯系。
-相關鏈接
目前,全國其他城市中,廣東省佛山市110報警服務臺開通了網上報警、電話報警、手機短信報警、傳真報警四種形式方便市民。南京市和深圳市警方對路燈杆進行編號,只要報警人說出路燈杆編號,警方信息庫中的相關地址及附近建築就會『跳』到眼前,進一步提昇110指揮中心接處警的准確和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