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5日電 成批買入分散於各城區的樓盤尾房,集中炒作化零售出,目前哈埠出現的『炒尾房族』,使一些商品住宅的尾房銷售得空前紅火。
目前在一些報紙的二手房中介公司房源銷售廣告專版上,常出現『尾房集中甩賣』信息。這些尾房房源數量大,可供消費者選擇的范圍廣,價格相對新商品住宅也較低,幾乎與房齡在5年以上的二手房單價相當。因此許多本准備購買二手房的消費者,轉而青睞這種被『集中甩賣』的尾房,買到手之後通常也都比較滿意。只是他們也許並不知情,這些尾房其實是已被人『炒』過了的。
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如果直接找到這些尾房樓盤的售樓處,可能拿到的價格會更低。只不過在『炒尾房族』出現後,這些尾房房源均被一掃而空了。三大動力路上的一個著名高層樓盤,頂層原來的正常促銷價約為2300元/平方米(建築面積)左右,去年底『炒尾房族』把這個樓盤餘下的所有頂層房源全部廉價『吃下』,在每平方米建築面積上加價200元左右出售,一套房可獲利兩三萬元甚至更多。據悉,近來哈爾濱市很多正在銷售的樓盤,尾房房源突然全部『消失』,隔不多久又重新加價出售,這就是『炒尾房族』的『傑作』。
省社科院一位學者認為,『炒尾房族』的行為無可厚非,他們整合了相對分散的尾房資源,以挖掘房產市場上的廉價商品獲利,同時也冒很大風險,一旦看走眼就會被『套牢』。消費者從『炒尾房族』手裡『接盤』時,應注意轉買到手的尾房是否質價相符,『集中甩賣』並不一定保證便宜。另外要注意稅款交納問題,免於後患。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