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經濟旅游圖片
搜 索
哈市生態建設成績顯著顯城市活力
2007-01-17 10:22:2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胡佔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7日電 題:展自然和諧畫卷——哈市生態建設成績顯著顯城市活力

  地處高寒地帶的哈爾濱,曾是嚴重缺綠的城市,僅有的一點綠色也湮沒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如今,經過不懈努力,哈爾濱已經成為『省級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並進入『全國城市投資硬環境四十優』行列,在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中名列第11位。

  城在林中,道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哈爾濱正向世人展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畫卷。

  建設:全力爭創國家級園林城市

  缺少綠色,曾讓哈爾濱的綜合競爭能力受到制約,招商、旅游、人居、環保等工作都因此受到影響。為了更快、更好地發展,哈爾濱急需內增活力,外增引力。市委、市政府適時提出創建『三個適宜』城市的目標,全市上下達成共識:乾淨的水、潔淨的空氣、良好的植被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條件,保護環境,大自然纔能回饋我們以愜意的居所。

  4年來,哈爾濱大力進行綠化等生態環境建設,從最初的每年植樹幾十萬棵,到每年植樹100多萬棵、300多萬棵;從每年的建100多公頃綠地,到每年建500多公頃、700多公頃綠地。哈爾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建設著城市森林、城市花園。據城綠辦統計,到2006年末,市區綠化總面積已達9121公頃,綠化覆蓋率30.16%;綠地總面積8187公頃,綠地率27.07%;公共綠地總面積2604公頃,人均公共綠地7.27平方米。2006年9月,哈爾濱市成為省級園林城市。2007年,哈爾濱市將進一步加大城市綠化力度,全力爭創國家級園林城市。

  與此同時,哈爾濱市在供水、供熱等行業采用組建大集團模式,爭取投資和貸款支持,先後上馬了文昌污水處理廠二期、三期工程建設及沿江生活污水截流工程、磨盤山供水工程、道裡集中供熱項目、西南集中供熱項目等一批生態建設項目。為進一步加速生態建設,還采用了BOT方式引進民間資本進行特許經營,進行了太平污水處理場、向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西南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等項目的建設。

  2004年11月,向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成投用;2005年11月,西南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成投用;哈爾濱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已達85%以上,一舉躍昇至15個副省級城市排名的前列。2005年10月,沿江污水截流工程及太平污水處理廠同時投用,母親河松花江終於擺脫了每天數十萬噸的生活污水『負荷』。2006年12月,磨盤山供水一期工程正式供水,市區14萬戶家庭率先飲用上了來自原始大森林的優質山泉水。隨著道裡集中供熱等工程的竣工投用,哈爾濱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已經達到58%以上,不僅讓數十萬戶居民在冬天住上了『暖屋子』,更在拔掉了700多個大煙囪後,使哈爾濱的空氣質量良好天數增加到303天。

  保護:松花江水污染防治項目啟動

  4年來,哈爾濱市一邊加強生態環境項目建設,一邊加強了松花江流域治理以及企業限排、減排等防控治理工作。

  為建設『三個適宜』城市,近年來哈爾濱市通過政府簽訂責任狀、政府協調會、市長現場辦公會等形式,使環保工作擺上了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目前,哈爾濱市市區水源地和『三溝』清水源建設規劃已經調整完畢,信義溝、何家溝、文昌三期、松北、呼蘭等污水處理廠建設正在積極推進。

  2006年,哈爾濱市加大了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和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力度,何家溝平房污水處理工程、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水污染治理及5000噸/日中水回用工程等8個項目已獲批復,被列入『十一五』松花江流域綜合治理項目;並暫緩了雙城301采油項目等存在環境安全隱患項目的審批;對哈氣化廠、哈高科等32家不穩定達標排放廢水的工業企業、134家綜合性醫療機構及272家餐飲單位進行了整改。同時,哈亞麻廠、大眾肉聯廠等11家重點排污企業正在實施異地搬遷改造計劃,現都已破土動工。目前,哈爾濱市已有81家企業完成了規范化清潔生產審核,六成省控重點企業排放達標。

  在政府加強污染防控治理的同時,哈爾濱市部分企業在治理污染中創出『環保效益』,已經成為一種成功模式,正在全市逐步推廣。

  收獲:市民享受綠色生態生活

  如今,哈爾濱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雪更白,居民生活、城市發展環境都實現了飛躍。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環境建設已經產生可觀效益:『藍天工程』讓市民呼吸到了清潔空氣,『碧水工程』讓市民喝上了清潔水,『綠色工程』讓市民吃上了放心食品,『安靜工程』讓市民樂享寧靜,以水處理、消煙除塵為主的『朝陽工程』拉動了經濟增長……城市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人居質量明顯提高。

  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讓哈爾濱市民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享受生活。沿江風景區的提檔昇級,使松花江畔成了市民休閑度假的首選,每到休息日,江邊總會雲集數萬市民。新建的松柏生態園、黛秀湖公園等一大批公園綠地,讓多數市民都能輕松走進適宜的休閑景區。近年來,哈爾濱市還對居民庭院進行了改造,精品庭院、景觀庭院取代了原來的大雜院,市區居民的生活環境變得像花園一樣。

  生態型園林城市,不只是綠化好、空氣好的城市,而且是空間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安全舒適,物質、能量、信息高效利用,資源永續利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保護三者保持高度和諧,人與自然互惠共生的『適宜人居、適宜創業、適宜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文明城市。哈爾濱,通過造林綠化、環境整治等工程,不僅優化了人居環境,普遍提高了市民生活質量,還打造了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哈爾濱,提昇人氣,吸引外資,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事實證明,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城市新形象。

  編輯點評

  多一棵樹木,就多一個朋友;多一分綠色,就多一分和諧。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體現,是和諧社會建設和『三個適宜』現代文明城市建設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通過造林綠化、污水治理、垃圾處理、集中供熱、開闢保護水源地等工程,使哈爾濱的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回眸四年來的建設歷程,展望哈爾濱的美好未來,冰城人對家鄉的熱愛正與日俱增。

  ●新聞鏈接●2003年,哈爾濱市生態環境建設工作中,文昌污水處理廠一、二期工程同時投用。

  ●2004年,哈爾濱市生態環境建設工作中,向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成投用。

  ●2005年,哈爾濱市生態環境建設工作中,西南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建成投用;沿江污水截流工程及太平污水處理廠同時投用。

  ●2006年,哈爾濱市生態環境建設工作中,磨盤山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道裡集中供熱等工程具備整體竣工條件;共植樹334萬株,新增綠地722公頃。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