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8日電 針對一些被摘牌空車配貨站依然私下經營的問題,17日,記者采訪了哈市整治道外空車配貨綜合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辛立成。據介紹,哈市對道外區空車配貨的整治遇到了『內疾』,由於各部門不能形成合力,導致執法出現盲區,使不少被取締的空車配貨站仍在私下經營。
整治天天遇『逆流』
辛立成說,現在指揮部天天都會接到市民的投訴,每天處理的違規經營空車配貨站就有三四家。就在他介紹情況的時候,舉報電話響了,有市民反映在道外區二十道街崇儉小區內,一家違規空車配貨站已將貨物卸滿了居民院。
據了解,在道外區保障街一帶,執法人員就曾對27家違規空車配貨站予以摘牌,但至今仍有不少配貨站在私下經營。『從二十道街到開原街,都屬於南極批發市場的貨物集散區,我們對這一區域內數百家空車配貨站都曾進行了清理,但私下經營現象卻屢禁不止。』
管理區域有『障礙』
辛立成說,在這次清理整頓過程中,雖然是多部門的聯合執法,但是每個部門都有各自的職權范圍和處罰權限,出現問題也難以盡快解決。『在接到市民的舉報後,城管部門可以當即取締空車配貨業主佔道理貨的行為,但是如果業主在屋內經營,擺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臺電腦,就可以收貨,城管執法人員就不能進入屋內去取締,因為這不是他們的權限,而是工商部門的職責范圍。』辛立成說。
辛立成說,城管、交通、派出所等部門都有自己的權限,誰都不能越權執法。『我們都告訴這些仍在市區內繼續經營的業主,我們就在門口看著你,如果佔道停車、佔道理貨,馬上取締。但是執法人員就是不能進屋,連居民大院都不能進。』
工商治理力度需加大
對於工商部門在清理整頓中所起的作用,辛立成表示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工商部門派駐在哈市整治道外空車配貨綜合指揮部的工作人員說,如今只有他一人在指揮部這邊工作,力度還不夠。同時,對這些違規業主的處罰也都由屬地管理的工商所來執行。
目前在市區內繼續經營的業戶有的是已經進入正規物流市場,但仍有經銷點在處理善後事宜,有的是一照多點經營的,有的是根本就沒有營業執照的,雖然很難區分,但是按照清理整頓的要求,這些配貨站都不應該存在於市區內。目前,工商部門沒有積極地對這些空車配貨站予以取締,尤其是沒有取締無照經營的空車配貨業主,是空車配貨還存在於居民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