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捐贈物品不對路 慈善超市難解困難戶『飢渴』
2007-01-23 14:30:5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海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3日電 隨著年關的臨近,給家裡的老人包頓餃子,給孩子做頓可口的飯菜,讓冷冰冰的屋子熱起來是眼下很多困難家庭的渴望,然而,被寄予厚望的社區慈善超市卻很難滿足他們改善生活的基本需求。

  衣服鞋襪堆成堆

  『現在居民都知道把舊衣服、舊褲子送到社區,可真正需要它的居民沒幾個。』連日來,記者在哈市一些慈善超市走訪了解到,很多超市裡衣服鞋襪堆了一地,甚至散發出霉味,卻沒有困難居民領取。

  22日,在南崗區鳳翥社區地下慈善超市裡記者看到,不大的房間內,堆滿了居民捐贈的物品,有鍋碗瓢盆、有小孩玩具,也有老式家用電器,存放最多的還是一摞又一摞的衣服鞋帽,據估計有上百件。社區林主任說,現在居民都知道慈善超市,家裡過時、廢棄不用的東西全都送到這裡來,然而像小家電、米面油等貧困家庭真正需要的生活用品,卻很少有居民捐贈。

  供需物品接不上頭

  記者在一些慈善超市看到,超市登記的往往都是捐贈的記錄,很少有困難居民求助的記載。經了解得知,原來是捐贈物品和所需物品接不上頭的原因。

  在南崗區文林社區的慈善超市,記者看到的也基本上都是衣服。社區書記王麗華說:『這就是矛盾所在,現在慈善超市裡存放的基本上都是衣服,而困難居民最需要的就是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對他們來說,一件衣服可以穿很久,而且早夜市服裝都很便宜,即使買件新的也花不了幾個錢。再者,天天穿著鄰居捐贈的衣服出入,他們在自尊心上也受不了,所以很少有居民來領衣服。』

  王麗華說,其實低保困難家庭生活都很實際,雖然慈善超市裡也有捐贈的家用電器,但為了節省電費、修理費,他們一般也很少選用,倒成了超市的擺設,像書本、玩具、碗筷等簡單的東西倒是很受歡迎。一般在年節時,各部門也會給超市捐贈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但畢竟僧多粥少,能分到東西的困難戶很少,如果社會各界能根據困難家庭的實際需求來捐贈,那就更有意義了。

  呼喚按需救助

  據了解,截至2005年底,哈市已創建慈善超市125家,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幾年來共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折合人民幣1700多萬元,救助困難群眾17萬人次。記者從哈市各區民政局了解到,即便如此,仍有很多困難家庭在等待救助,目前各區都已陸續開展各種捐贈活動,保證讓這些家庭過個好年。

  南崗區民政局低保科科長楊靜說:『米面油肯定是絕大多數困難家庭都需要的基本生活用品,但各社區情況也不盡相同,像一些平房居住區的困難居民買燃煤是最大難題,殘疾家庭可能更需要一些藥品,乾不了重活的困難戶能否給介紹個工作?按需解決他們的生活難題,比泛泛救助來得更實際。』

  道裡區民政局副局長付秀珍說:『幫助貧困群眾過好節是所有人的心願,單單依靠社區慈善超市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超市裡居民捐贈的物品比較單一,很難滿足困難群眾的需求,這就需要社會各界伸出援手,讓他們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