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4日電 記者從今天召開的東北三省肉類食品產業發展研討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省的一些大型生豬屠宰加工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因其生產的豬肉優質衛生,備受市民歡迎。目前,我省的『肉聯』、『北大荒』和『金鑼』三大生豬屠宰企業生產的生鮮肉,已佔哈爾濱市場份額的60%。
黑龍江省肉類協會會長黃岳新在會上表示,我省現有生豬屠宰廠652家,其中大中型屠宰企業所佔比重只有2.5%,但這些大中型屠宰企業的生豬屠宰量卻達到整個市場屠宰量的80%以上。從發展的角度看,小屠宰廠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大中型肉類加工企業發展前景看好。他說,在生豬開放經營初期,生豬屠宰大多采用代宰方式,豬販子到鄉下收豬,拉到屠宰廠屠宰,再由豬販子運到集貿市場上銷售。由於集貿市場管理較為松散,市場上經常出現未經檢疫的私宰肉、注水肉或病害肉。
隨著肉類加工企業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中城市居民到集貿市場買豬肉的越來越少,集貿市場豬肉的交易量由1992年生豬經營開放初期的80%,降到了目前的35%,許多市民已習慣到大型市場或超市買豬肉。目前,我省的『肉聯』、『北大荒』和『金鑼』三大生豬屠宰企業生產的生鮮肉,已佔哈爾濱市場份額的60%以上,並由城市延伸到大部分縣城,以優質、衛生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同時,黃岳新還表示,由於我省生豬屠宰企業盲目上馬,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區過度集中,帶來惡性競爭。部分屠宰廠遠離生豬主產區,導致貨源不足,生產成本上昇,最終導致無豬可宰,浪費資源。目前,我省生豬屠宰企業達產率低,生豬屠宰能力利用率只有35%。據調查,哈爾濱市現有生豬屠宰廠24家,因無豬可宰而停產的有9家,正常營業的只有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