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  >  2007黑龍江兩會  >  資料
搜 索
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全省200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7年預算草案的審查報告
2007-01-30 19:05: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全省200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7年預算草案的審查報告

  (2007年1月29日黑龍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主席團第三次會議通過)

  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關於黑龍江省200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7年預算草案的報告》。省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於1月26日、28日兩次召開會議,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對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進行了審查。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06年預算執行情況是好的。2006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完成479.5億元,為預算的128.7%;全省地方財政支出完成1064.8億元,為預算的142.6%;全省地方財政收支相抵,扣除結轉後當年結餘39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支淨結餘11.1億元)。省本級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56.1億元,為預算的129.5%;省本級地方財政支出完成349.8億元,為預算的183.8%;省本級地方財政收支相抵,當年結餘21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支淨結餘9.8億元)。省本級預算超收收入主要用於解決企業改制,增加新農村建設、教育文化衛生和社保等方面的支出。

  2006年,全省各級人民政府認真落實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的決議,貫徹穩健的財政政策,嚴格依法理財,狠抓增收節支,財政收入狀況趨好,重點支出得到保障,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和推進振興老工業基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支持了全省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同時也要看到,財政運行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財政支出結構還不盡合理,一般性、競爭性等非公共領域的財政支出尚需進一步削減;促進社會和諧公正、自主創新、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方面的財政支持力度還要加大;財政資金分配按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衡量尚有差距;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預算執行不嚴肅的問題仍然存在;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待深化和完善;財政財務違法違規問題時有發生等。對這些問題,要進一步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強管理,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財政經濟委員會認為,2007年預算草案是可行的。2007年的預算安排,全省地方財政收入462億元,按可比口徑(下同)增長10%;全省地方財政支出903.6億元,增長21%。省本級地方財政收入141.9億元,增長3.1%;省本級地方財政支出222.1億元,增長16.7%。全省和省本級地方財政收支相抵,一般預算收支分別結餘0.5億元和0.4億元。

  2007年預算草案貫徹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方針政策,體現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收入安排充分考慮了增減收因素,體現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支出安排有保有壓,反映了公共財政的要求;部分中央專項資金列入預算,提高了預算編制的完整性;省對下一般轉移支付額度有較大增加,體現了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的規范透明。預算草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黑龍江省預算監督條例》的規定。預算報告提出的為完成預算任務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目標明確,切實有力,具有可操作性。

  財政經濟委員會建議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關於黑龍江省200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07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07年省本級預算草案。

  三、為更好地完成2007年預算,做好財政工作,財政經濟委員會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財政對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的支持力度。綜合運用各種財政手段,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扶持資源型城市發展接續產業,努力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支持市、縣財源建設,做大經濟財政蛋糕。增加國企改革成本支出和科技投入、鼓勵自主創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產品的生產,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利於自主創新、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財政制度,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逐步減少直至退出對一般性競爭性領域的投入。

  (二)增加財政對公共服務領域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投入。要堅持以人為本,突出重點,加大對『三農』、科技、教育、衛生、文化、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生態環境、公共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著力支持解決民生問題,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三)嚴格預算管理,堅持依法理財。改進預算編制工作,繼續完善基本支出預算定員定額標准,進一步細化和提前預算編制,逐步提高有二次分配權的部門預算分配到項目和單位的比重,增強預算的約束力和透明度。進一步規范預算超收收入的分配和使用,各級政府需要動用超收收入追加支出時,應先編制超收收入使用方案,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強化財政監督和審計監督,嚴肅財經紀律,嚴厲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四)規范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重點幫助困難市、縣解決財力不足問題。進一步規范專項轉移支付,建立健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逐步做到公開、透明、規范。清理整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盡可能解決項目交叉、重復、分散問題,集中財力辦大事。以縣為單位,推進支農資金整合試點。改進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制,逐步將專項轉移支付列入各級地方預算。加快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撥款進度,規范省對下專項撥款配套政策。建立完善轉移支付監督評價體系,努力實現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五)繼續深化財稅體制和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改革和完善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積極推進省管縣和鄉財縣管等改革。全面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非稅收入收繳等各項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按照新的政府收支科目編制預算,積極推進績效考評試點,抓緊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試點。

  (六)狠抓增收節支,堅持厲行節約。受大慶油田原油產量下降和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完成全年預算任務非常艱巨,各級人民政府要進一步抓好增收節支工作。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大力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嚴厲打擊各種偷逃騙抗稅等違法行為。全面清理和規范非稅收入,完善非稅收入管理政策和制度。切實按照建立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嚴格按預算控制支出特別是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長,改革完善公務活動接待制度,嚴格差旅費和會議費管理。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真正把錢用在刀刃上,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