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電 截至目前,哈爾濱市共創建『慈善超市』125家,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有230名專兼職工作人員隨時為困難群眾解決生活之需。已救助困難群眾17萬人次。
據了解,自2003年起,哈市提出了『一切為了困難群眾,一切以滿足困難群眾需要』為工作目的,以『捐助活動經常化、募集主題民間化、參與捐助自願化』為特征的經常性社會捐助活動開展以來,以建立『慈善超市』為載體,使哈市的低保戶得到了實惠。目前,哈市已建成社會捐助接收工作站點677個,構建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居委會等四級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服務網絡,建立了從捐助錢款接收和捐助物品的驗收、登記、整理、打包到集中、清理、消毒、運輸的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和服務網絡,工作站點全天開放,隨到隨收,隨需隨取。2006年底,隨著哈市首家低保超市的建成,使『慈善超市』走上了能自身造血的新路。這個由道裡區新華街道辦事處創辦的哈市第一家低保超市開張至今,已有來自全市的900餘名低保戶到此購物,享受實惠。
這家低保超市是2005年12月27日正式開張的,由於街道辦事處采取了平價利潤補貼低價差額的辦法,超市越辦越紅火。日前,記者在超市看到,擺放在貨架上的商品分為兩種價位,一種是供普通居民選購的平價商品,其單價與大型超市基本相同;另一種是供低保居民選購的商品,其單價明顯偏低。低保居民來到超市後只需出示由民政部門簽發的低保證就可到低價商品區選購。為解決低保超市高價進貨、低價出售問題,新華街道辦事處用平價銷售的利潤補貼到低價售給低保戶商品的差額部分,使低保超市在不需政府投入的情況下,自身具有較強的生命力。為了保證超市的產品質量,新華辦事處采取了商品合格證及進貨價格公示的辦法。記者看到,在超市牆上的公示板上掛滿了超市商品的合格證和進貨價格單。
據新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銀珠介紹,低保超市開張後,許多市民打電話詢問低保超市的情況,道裡區以外的低保戶問他們是否能夠到這個超市購買東西,還有不少市民要到這個超市捐獻衣物。
『慈善超市』使愛心之花在冰城的每一個社區常開不敗。目前全市共創建『慈善超市』125家,總面積3000多平方米,2003年以來共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折合人民幣1700多萬元,救助困難群眾17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