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3月7日電(記者印蕾 曹曦) 『代表就是要反映人民的心聲,這次會議我帶來的建議就是三江平原地區200多萬人的意見。』這是全國人大代表、佳木斯市電業局局長張文學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話。『三江平原地區鐵路運力不足狀況急需改善』張文學代表揚起手裡的建議又一次強調。
【代表觀察】
三江平原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是國家糧食主產區、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農副產品集散地,區域內總耕地面積2300多萬畝,總人口200多萬,卻僅靠一條單線運行的地方鐵路——福前鐵路。
福前鐵路沿線區域糧食總產量已達到130多億斤,但鐵路運力遠遠滿足不了區域糧食及其它農產品流通的需要,賣糧難和谷賤傷農嚴重制約了三江平原區域整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從三江平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區域優勢條件和福前鐵路的現狀看,提高福前鐵路運力或將福前鐵路納入國家運營刻不容緩。
張文學代表說,福前鐵路目前的收費高於國鐵的標准,增加了生產成本。福前鐵路服務區域內每年需要運進生產資料、運出糧食1200萬噸,按增加運費7元計算,則每年將增加成本8400萬元。而福前鐵路沿線每年有600萬噸糧食要進入銷售市場,按目前的運力,需要3年多時間運完。運力的限制導致運出糧食高價位銷售,影響了種植業效益下降。
【代表建議】
三江平原是全國水稻開發的重點區域,區域內各市縣和農場的開發力度越來越大,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增產增收的空間越來越寬廣。目前,福前鐵路運力不足、運費高,必然制約三江平原以農為主的各個市縣及農場的經濟發展環境。如果福前鐵路功能進一步完善,還可以與區域內的富錦、同江、撫遠、饒河4個口岸實現水鐵聯運、江海聯運,使福前鐵路納入國鐵或建設成復線更具有深遠意義。
國家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三江平原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加強福前鐵路建設。一是將福前線納入國家鐵路運營管理;二是將福前鐵路擴建成復線運行。三是增加福前鐵路車皮計劃。以便從根本上解決運輸成本高造成的糧食相對價位低和直接影響農民收入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