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別讓綠色長城有殘缺 王樹清代表:重視三北防護林建設
2007-03-12 09:26: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郭存發 攝 

 背景

  三北工程的建設范圍覆蓋我國42.4%的國土面積,規劃建設73年,是我國第一個跨區域、跨世紀、跨行業的大型林業建設工程。據統計,1978年~2005年,中央累計投資39.67億元,農民群眾投入50億個工日,完成造林育林2507萬公頃。根據有關清查、檢測結果,工程區的森林覆蓋率比工程實施前提高了5%,立木總蓄積量增加4億多立方米,有9個省、區的荒漠化土地,6個省、區的沙土化開始發生逆轉。黃河流經三門峽的泥沙比工程實施前減少了3億噸。

  保護建設社會經濟效益雙收

  政府工作報告中重點提到要做好保護環境工作。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齊齊哈爾原副市長王樹清認為,重視三北工程建設,是保護環境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王樹清代表介紹說,三北工程帶來的經濟社會效益是顯著的,僅以拜泉縣為例,去年糧食總產是造林前的5倍。生態效益更是顯著,風速降低了58%,泥沙流失量減少78%,減少徑流88%,土壤有機質提高0.51%,連續15年沒有出現風蝕地。僅農田保護直接經濟效益50億元。

  地位降低投資比例銳減

  王樹清代表說,這項被鄧小平同志喻為『綠色長城』的三北工程,當前卻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

  ———進入新世紀,國家實施一系列新的林業生態建設工程,將三北防護林工程整合為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下的一個子工程,三北工程的地位明顯矮化了。三北4期工程前5年完成中央投資額,與1~3期工程相比,國家投資佔全國林業投資建設生態國家投資比例由18%下降為2%。

  ———整個三北地區,四期工程與前5年完成的中央投資只佔規劃中央投資的10.2%,各地欠賬造林現象普遍,致使一部分地方領導對三北工程是否會繼續下去產生疑問,失去信心,一些地方開始出現思想認識淡化工作力度弱化的傾向。

  ———由於四期工程中央投資不到位,造林質量受到影響,加上沒有撫育經費,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工程建設成效。如果撫育更新改造管理不及時,失掉了防護林陣地,將影響三北工程繼續持續發展。

  ———一些關心生態建設的新聞媒體和個人,包括部分專家,由於不了解三北工程的內容和任務,不了解各工程之間的關系,簡單地把三北工程建設的成效與北京的沙塵暴掛鉤,片面強調封禁保護和種草的作用,誇大工程建設在種樹選擇方面的問題。得出『投資幾百億元,三北工程無效』的結論,影響對三北工程建設作用和效益的認識。

  落實政策建立長效機制

  王樹清代表認為,三北工程建設不僅是防沙治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主要手段,也是建設資源解決型社會、環境友好型和現代農業的有效措施;不僅改善了各民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而且拓寬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加快推進三北工程建設?王樹清代表建議,按照國家批復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四期工程建設規劃落實中央投資,根據我國生態建設的客觀需要,充實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內容。

  三北防護林始終堅持造封飛結合、喬灌草結合、帶片網結合的技術路線,在林業生態建設方面有豐富的技術積累,應將乾旱湖盆特別是乾鹽湖的治理及黑龍江西部乾旱地區的治理,未成林撫育和成過熟林、殘次林的更新改造納入工程建設內容。

  農田防護林純屬生態公益林,建議納入國家生態補償。這樣做的好處是,有利於建設現代農業,有利於鞏固三北防護林陣地,是農業持續增產,農民逐年增收的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