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2日電 哈爾濱市經過一年的整合,截至日前,按照『慈善超市』面積需在30平方米以上等多項要求,目前的125家『慈善超市』中已經整合了29家,按照規劃,三年內,全市市區最後形成99個由街道辦事處主持的合標准的『慈善超市』。
據了解,自2003年起,哈市提出了『一切為了困難群眾,一切以滿足困難群眾需要』為工作目的,以『捐助活動經常化、募集主體民間化、參與捐助自願化』為特征的經常性社會捐助活動,三年來,全市市區共建立『慈善超市』125家,接收社會各界捐贈款物折合人民幣1700多萬元,救助困難群眾17萬人次。
據哈爾濱市民政局救濟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現有的部分『慈善超市』普遍存在著規模太小的問題,很多由社區開辦的『慈善超市』場地只在四五平方米大小,而且存在捐贈物品單一、供需脫節等問題。按照上級規定的慈善超市試行標准,『慈善超市』營業面積要超過30平方米以上,要有專門的貯藏間;有專用電話;有洗衣機、紫外線燈等設備,同時還要有必要的包裝設備,貨架等硬件條件。為此,民政部門對所屬『慈善超市』進行了整合。
據介紹,今後哈市市區內的慈善超市都以街道辦事處為依托,將不夠規模的小『慈善超市』變成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點,負責捐助物品的驗收、登記、整理、打包到集中、清理、消毒、運輸的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和服務。到目前為止,哈市社會捐助接收工作已經形成了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居委會等四級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服務網絡。
來自民政部門的消息說,整合後的29家『慈善超市』形成了多種模式各具特色,能使『慈善超市』走上自身造血的新路的發展方向。
據悉,目前,哈市共有99個街道辦事處,到今年底,哈市還將對各社區達不到規模的『慈善超市』繼續進行整合,整合面將達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