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名師解讀語文高考大綱:作文要求用詞貼切
2007-03-13 14:50:4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呂曉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3日電 解讀名師:哈師大附中高級教師張苑勛

  今年語文考綱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語文的基礎知識,一是寫作能力要求。和去年相比,今年在字音和字形識別的要求上,分別加了『常用字』和『常用漢字』的限制。這一變化體現了考綱對於識記類語言知識考查范圍的明確。以前高考語文學科考試大綱雖然沒有『常用』這樣的字眼,但命題宗旨是考查常見常用的易讀、寫錯的字詞,不鼓勵大家花精力鑽研冷僻、繁難字。2007年考綱對字音字形的考點多了限制語『常用(字)』,明確地暗示復習不要追冷求難。對於減輕考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有明顯的作用。

  在作文發展等級的『豐富』這一要求上,2006年的表述是『材料豐富,形象豐滿,意境深遠』。2007年又加了一項,『論據充實』。這一變化可以充分說明了今年考綱對文體的重視。『材料豐富』是一種比較籠統的說法,可以適用於許多類文章,『形象豐滿,意境深遠』適合於對文學類文章,而『論據充實』則明顯側重於論述說理類文章。這樣新的考綱就對各類文體在發展等級中這一項的評分要求都有所體現。按理說『材料豐富』就已經能夠涵蓋旁征博引,理論引用、事實舉例、類比推理、列舉數字等論據類別。今年又特別把『論據充實』寫進了考試大綱。顯而易見,將『論據充實』與『材料豐富』並舉,是特別針對議論文提出來的。因為在議論文中還存在著一個論據如何處理的問題,將『充實』單獨列出,實際上是對以往高考作文考生排比、羅列同等論據的否定。既強調了論據應該充分證明論點,也強調了論據應該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為證明論點服務。就此也可看出《考試大綱》這一重要文件的科學性。這裡實際還有一個導向性的問題:其一是從文體特點上,高考也主要通過寫作議論文來考查高中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哲理思辨能力。加入論據充實這一條,也暗示高中的學生應該多寫說理類論說文,並將訓練思維的深刻性作為自己平時習作所應掌握的重點內容。其二是強調了寫議論性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對文章流於空泛,說假話空話套話。

  在作文發展等級的『有文采』這一要求上,今年的考綱將2006年的『詞語生動』改為『用詞貼切』,『文句有意蘊』改為『文句有表現力』。變化後的措辭簡明扼要,不僅涵蓋了以往考綱的內容,而且又豐富了『有文采』的內涵。『用詞貼切』比『詞語生動』要求要高———要求用詞不僅應該『生動』而且還要『妥當、確切』。過去很多的學生為了掩蓋文章內容的貧乏,遣詞造句往往追求美,追求華麗,追求辭藻的堆砌,很多文字和話題毫無關聯。有的考生平時作文訓練不用功,有考試時背一些好詞好段以『備用』的不良作文心理———搞什麼萬能開頭XX例,萬能結尾XX例,萬能精采段落XX段,背誦一些『放之四海皆行』的文字。考試的時候不管什麼樣的文題都往裡硬塞。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文風,考綱所提出來要『用詞貼切』,主要是為了追求語言和內容的高度統一,給學生以正確的導引,避免學生形成華而不實的文風。應該說這一考點的改變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改『文句有意蘊』為『文句有表現力』。2006年考綱中的『文句有意蘊』似乎只是對文學類文章更適宜,而2007年考綱中的『文句有表現力』則三類文體均適用。『文句有表現力』,屬於發展等級對寫作語言的較高要求。在議論文中主要是指生動形象,描寫細致。這個考點要求考生對准確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適當地變換句式,如駢句體現語言的均衡美和對稱美,可以加強語勢,強化語言的感染力;散句表現出來語言的參差美和錯落美,可使表意更為自由;長句表意嚴密、准確、細致;短句短小精悍,乾脆,明快,活潑有力,節奏感強;倒裝可以突出強調,各種句式的綜合運用,靈活搭配,就能極大地提高作文語言的表現力。恰當引用古詩詞文,化用其他科目的專業術語,活用倒裝等等語言運用手段能夠靈活掌握。寫作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水平是評價考生綜合語文素養的重要標准,也是考場作文能博取高分的重要因素,我們復習時還應該在錘煉語言上多下功夫。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