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6日電 連日來,黑客運屢禁不止,究竟該如何治理,許多市民紛紛打來電話,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提出建議。
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說,以往有關部門熱衷於搞運動式、一陣風的戰役式執法模式,這種模式在短時間內搞得轟轟烈烈,調動了所有社會力量和資源,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收到震懾違法犯罪、恢復社會秩序的作用,但『戰役』執法過後,黑車又死灰復燃。如此『忽冷忽熱』的執法,不但沒有達到淨化客運市場目的,反而卻付出了高昂的執法成本為代價,使黑客運給社會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市政協委員孫麗萍女士認為,行政執法部門應轉換執法觀念,執法的職責應貫穿於日常工作中,應盡快建立一套嚴格科學的社會管理和監督長效機制,使嚴格執法成為一種常態。要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必須將執法活動納入正常制度之中,置於公眾監督之中,實施『全天候』日常治理。
一些市民認為,近年來,隨著呼蘭、阿城相繼成為哈市行政區後,巨大的出行客流和社會需求,使得原有長途客運體系無力完全承擔,這纔導致黑客運迅速擴張膨脹。
市政協委員常風華在提案中呼吁,連接阿城、呼蘭兩區與哈市其他區的交通聯系還是過去的長途客車,這很不適應城區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兩區旅游、經濟等資源極其豐富,如阿城的『金上京博物館』和女真人城牆遺址,呼蘭的百年天主教堂和蕭紅故居等揚名國內外,盡快解決呼蘭、阿城兩區市民與哈市其他區的公共交通問題是當務之急。
有關專家認為,在盡快開通兩區公交車的同時,也應考慮多層次人群乘車出行需求,使兩區市民出行交通更多樣化、更順暢、更安全。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