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6日電 題:眾裡尋你千百度 百姓難見降價藥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月23日宣布,調整心腦血管等10類354種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其中七成品種下調,平均降幅20%,最大降幅85%,降價金額約70億元。
好消息:
據哈爾濱日報報道,15日起,銀杏葉注射液、維C銀翹顆粒、華佗再造丸等278種中成藥零售價格實行調整。雖然哈爾濱市藥店已開始執行新價,但降價品種僅170餘種。( <<<<全文)
據牡丹江日報報道,牡丹江市物價部門將對278種中成藥內科用藥零售價格進行調整,調價共涉及1000多個具體劑型規格,平均降幅15%。 ( <<<<全文 )
據鶴城晚報消息稱,齊齊哈爾市3月15日起,開始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制定九味羌活顆粒等278種中成藥內科用藥最高零售價格的通知》精神。( <<<<全文 )
針對此次中成藥價格調整,記者昨天在哈爾濱市中央大街、顧鄉大街以及西大直街等部分藥店走訪時,這些藥店相關負責人都表示,已收到藥品降價信息,藥品價格也已經調整。但記者發現,部分降價名單上的藥品在藥店卻買不到。
一家制藥廠負責人如是說:
做藥就像做手機,手機價格一直在降,但總有高價新產品推出。你降低找這個藥的價格,我就再推一個新藥,一樣可以獲利。
一藥店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某三甲醫院一醫生如是說:
消費者如是說:
一位購買藥品的市民認為,發布藥品降價,已經不止一次了,但是降價後,有的藥就買不到,這種現象讓人無法接受無法接受。
代表如是說:
國家發改委已先後20多次對1600多種藥品降價,但藥品『一降就死』,或『改頭換面』,重新變成『高價藥』。頻頻降價,為何老百姓卻得不到實惠? 『21次降價,數百億元金額,為何還是難覓低價藥?要從根本上遏制「看病貴」,堅決剎住藥品「降價死」、舊藥換「馬甲」現象。否則,今天的降價,就是明天新一輪的漲價。』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董事長王晶如是說。( <<<<全文 )
全國人大代表、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孫誠誼分析稱,一些藥品生產企業的對策是,適當調節一下藥品的成分,藥品的化學名稱就變了,也不用降價了,有的產品甚至可以借新藥的身份提高價格。這就是為什麼屢屢降價而藥品價格依然虛高的原因。(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