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家有十頭牛住上小洋樓 黑龍江奶業如何再現昔日輝煌
2007-03-28 13:54:0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開篇的話:奶業是我省農業的一面旗幟,是我省畜牧業的優勢所在和重要支柱。目前,國人所飲用的每五杯牛奶中就有一杯來自我省。奶業的發展,對促進我省農民增收、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壯大縣域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這樣一個優勢產業,自『十五』期間出現高速發展後,而今卻出現了較大范圍、較大幅度的波動,養殖效益、奶牛價格大幅滑落,無論生產還是加工都挑戰重重;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奶農和牛場的養殖積極性受挫,養殖水平仍有繼續下滑趨勢。

  縱觀一個產業,盛衰有變本屬正常。當前奶業的變化,也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調整的轉型表現。基於我省特有的自然和產業優勢,我們有理由相信,黑龍江奶牛及奶業定會戰勝挑戰,實現更大發展。但在當前,深入分析奶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拿出有效應對措施,無疑是保證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緊迫任務和必要前提。

  奶牛養殖現狀:

  『家有一頭牛,吃穿不用愁;家有十頭牛,住上小洋樓。』這曾經是我省養牛戶奔向幸福生活的真實寫照。然而,受市場奶價和養殖成本牽連,如今,我省奶牛養殖效益連年遞減,養一頭母牛的效益由最高時的3000多元直落到1000元左右;奶牛價格也從2003年、2004年的每頭1.6~1.8萬元,陡然降至如今的每頭六七千元,且出現有價無市現象。〈〈〈詳細

  出路:

  奶業競爭急待『精』

  由於養殖水平的差異,在我省,同樣品種奶牛單產相差一倍的例子比比皆是。同樣品種的『黑白花』,在大慶慶新牧場能產8噸奶,但在很多其他地方,也就產4噸左右。還有,海林農場的3000頭純種澳大利亞奶牛,平均單產7噸。因奶質好全部被蒙牛集團包銷,每公斤價格高達2.3元,比普通鮮奶高六七角錢!

  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標准化飼養是提高奶牛產業競爭裡的核心環節。把當前奶牛業轉型的危機變成產業發展的轉機也就在這裡。

  省畜牧獸醫局局長祖偉說,我們建議各地積極引導農民,借當前牛價低之機把牛群結構調優,淘汰老弱病及品種不好的牛,更為重要的是把飼養科學化。對此,奶農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建議統一飼料價格,嚴把質量關,清理雜牌飼料廠,減少劣質飼料給奶牛造成的危害。

  令人欣慰的是,采訪即將結束之際,記者從省畜牧局了解到,他們已專門召開了一次有各方代表參加的全省奶業發展研討會;並初步確定了推進我省奶業健康發展的思路: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載體,以大力推廣標准化生產為核心,做到『五良』,即良種、良法、良料、良捨、良管相配套,特別要加大全混日糧、優質青貯、疫病防控、遺傳改良等實用新技術的推廣力度,加快效益型現代畜牧業建設,讓優勢產業真正成為白金產業。考慮到從業者素質、投入能力、管理成本以及防疫需要等因素,將把推廣重點放在20~50頭規模的家庭牧場、股份制牧場或集約經營的養殖小區上,逐步淘汰散養、低產戶。

  典型:奶牛單產單產從3.5噸提高到5.3噸大慶市奶牛以質取勝

  

  奶業加工現狀及出路:

  根在龍頭扭轉局面盼保護價出籠

  采訪中,幾乎所有被訪企業負責人都非常看重與奶農建立穩定、和諧的互惠關系,並直言沒有奶牛養殖業的支橕,企業就無法生存。然而,另一方面,養牛者卻流露出對加工龍頭的不滿———『飼料價格噌噌漲,可奶價就是不見漲!』『每到夏、秋產奶旺季,交奶就困難了!』

  記者從省畜牧局了解到,近年來,我省原料奶的收購價格始終在1.6~1.7元之間徘徊,波動幅度很小;相比之下,飼料價格卻大幅上漲,飼養成本平均每年上漲10%左右,遠高於奶價漲幅。這是引發當前產業發展速度放緩的一個直接原因。

  采訪中,被訪企業多表示『近兩年也調過奶價』,如2006年每公斤上調7分錢、2007年1月又上調了5分錢。完達山乳業奶源部部長肖洪亮說,『企業要保住現有市場份額,就不敢擅自提價,控制奶價也是無奈之舉。』

  畜牧專家及一些業內人士更傾向『先保奶農利益』。他們建議,奶價應像種子、化肥等產品一樣,實行政府指導價,制定最低保護價和最高限價,建立抵御市場風險應急預案制;當奶價突破最高限價或低於最低保護價時,啟動應急預案,財政拿資金直補企業或奶農。 〈〈〈詳細

  典型:肇東千萬元『育肥』奶源基地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