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8日電 近年來,黑龍江省教育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接受各級各類教育的需求,成為歷史上教育發展最快、最好的重要時期。
以農村教育為重中之重,積極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2005年,全省義務教育投入96.6億元,其中農村義務教育42.7億元,是2000年的2.01倍。為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實施全省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國家投入1.29億元,省和地方配套共近4億元,2005年4月啟動一期工程建設,已經完成哈爾濱、大慶、雞西等43個縣(市、區)的4576所學校遠程教育工程,覆蓋率佔全省農村中小學的35%。2006年,繼續推進二期工程,在63個縣市的3624所學校實施,投入1.19億元,全省農村中小學受益面達到70%以上。預計2007年全部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加快危房改造,建立長效保障機制。一直以來,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視危房改造工作,將危房改造納入『十項利民行動』之中,連續幾年專題部署、專項督辦。2006年,全省共投入危改資金10.2億元,其中省級財政投入7.6億元,地市投入2.6億元,改造D級危房113.9萬平方米,共建設校捨面積120.9萬平方米,並落實了2007年以後年度校捨維修改造資金,建立了校捨維修改造資金長效保障機制。
高等教育高速發展。高校35個學科入選國家級重點學科,在全國名列第九。全省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高校分別達到13所、17所。學位點數量大幅度增多,形成了學科齊全、分布合理的學位授予體系,研究生培養質量進一步提高。高校為振興老工業基地提供了重要的人纔與智力支橕。省屬本科院校新增專業中,直接為老工業基地服務的專業41個,相關專業24個,佔新增專業的69.6%;建設10個『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創新基地』,建設了26個本科人纔培養中心。圍繞全省六大產業基地建設,組建了由高校牽頭,企業與科研單位參加的校企合作委員會,累計完成高校為老工業基地振興服務41個重大項目、22個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項目的評審、立項和資助工作,申請專利698項,其中發明專利570項。
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而失學。全省各級政府助學金累計達到5.1億元,共資助貧困學生167.5萬人。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貧困學生『兩免一補』。到2007年,所有農村中小學生將全員免除雜費,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截至目前,共向省屬高校的近3萬名貧困學生發放國家助學貸款2.1億元,同時,下撥國家和省級高校獎助學金3051萬元,資助貧困大學生近2萬名;中等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也受到資助。同時,截至2005年底,已有1132所城市中小學承擔了9.74萬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基本保證了我省貧困家庭孩子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就讀,不會因家貧而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