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9日電 媒體6日刊載《『40%優秀率』合理嗎?》後,引起不少讀者共鳴,社會各界人士也對此發表見解,並提出新的建議——
家長
要求
讓操作方法更客觀、更有效
家長們對這個問題很關心,但看法不同。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退休教師:我認為十幾歲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確立,怎麼能掌握好給別人打分的尺度,其中還牽涉到自己的利益。孩子根本不可能客觀地反映實際,我絕對反對這種方法。』
哈師大馬列教研部副主任李慶霞:對實行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向和目的,多數家長還是給予肯定的。我女兒所在班開始同學互評,我女兒因比例關系,A級給了排在名單前面的人,排在後面的就只能打B,她覺得優秀率不夠。周圍的同學說,隨便打,給某個人全是A,或給某個人全是B。綜合素質評價的方向是對的,至少能引導孩子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但同時,很多給同學打級別的學生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就是想省事。這種評價結果有多大的真實性也不好說,應該在操作方法更客觀、更有效上多想想辦法。
支持
意見『40%優秀率』比較合理
有很多人認為綜合素質評價勢在必行,40%的優秀率是合理的。
哈爾濱學院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曹麗環:按理說不該有指標,但在評價剛實施階段有個指標,可確保不流於形式而夭折。等過渡階段結束、運作機制成熟後,可不要比例限制。
省社科院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趙靜:綜合素質測評引導學生向全面發展是大勢所趨,至於『40%的優秀率』還可以在實踐中再調整。但如果現在不設這樣一個百分比限制,就達不到本來的目的。家長還是應該從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上努力,而不是糾纏這個比例。既然還有作為良好的B等級是不規定比例的,那麼40%A級的比例已經很寬泛了。
黑龍江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宋國力:有比例限制也是符合教育規律的。按一般狀況來說,差的學生佔20%,中間狀況的學生佔40%,好的應該少一些纔對。
專家
觀點橫向評價應向縱向評價發展
部分專家為綜合素質評價提供了新建議。
哈爾濱學院副院長、市政協常委李志平:評價應逐步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將來應淡化優秀率,人的成長應強化自己與過去相比有哪些進步,而不是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這種橫向評價應逐步向縱向評價發展,作出發展性、進步性、生成性的評價。
學者
建議正面鼓勵,不作選拔性評價
黑龍江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教授尹慧茹: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孩子在成長期,還得以正面影響為主,重點是要給十幾歲的孩子一個導向,讓他們不僅追求分數,還要在思想品德、身體素質、人際交往等各方面均衡發展。綜合素質測評應該向全面育人的方向發展,不能再與昇學選拔攪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