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9日電 今年清明節,家住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的小孫姐妹倆為父母掃墓時,敬獻的是鮮花和盆景。姐妹倆說:『這樣既能表達對已逝親人的哀思,也是對大森林一種愛護,我們全家人都贊成這種方式。』通過建立宣傳教育和防范長效機制,森林防火意識如今已在大興安嶺深入人心,今春以來沒有發生一起森林火災。
大興安嶺是國家重點國有林區,也是森林火災多發地區之一,每年的森林防火任務十分艱巨。為有效遏制森林火災的發生,他們從源頭入手,多渠道增強山城人防患於未然、共護大森林的意識。每年一進入防火期,他們就在全區集中開展『5·6』大火反思,通過舉行萬人防火游行、萬人簽名反思和設立防火宣傳一條街等手段,營造森林防火濃厚氛圍。他們把森林防火有關知識納入中小學教材,並在漠河建造了『5·6』火災紀念館,每逢春秋兩季,大興安嶺進山采摘山產品的人特別多,這也成為很大的安全隱患。為此,他們實行了義務宣管員制度,對入山作業人員先進行防火知識培訓,在履行相關的手續後,指定為『森林防火義務宣管員』,承擔作業區內防火宣傳、巡護、報火和撲火任務,使其由被管理對象變為林火預防員。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