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電 日前有網民不斷反映,蘭西縣20餘家牙科診所醫生以及一些醫院內的牙科醫生都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而且蘭西縣醫療市場管理混亂,患者醫療安全得不到保障。記者趕赴蘭西進行了調查。
主管部門人纔匱乏為黑診所騰出空間
兩天後,記者見到了蘭西縣衛生監督所負責人楊所長,據其介紹,蘭西鎮有9家經過審批備案的個體診所。他說,蘭西縣街頭的牙科診所大多是牙鑲所、鑲復所,牙鑲所的從業人員是不需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的,他們只要有『口腔技工證』就可以,但現在這些從業者沒有任何證照,靠祖傳的手藝維持生計,他們不僅做鑲復,也給患者治療牙病。
在口腔類診療行為中,如果消毒不徹底或混用治牙器械極易在治療中導致交叉感染。患者在這樣沒有任何證照的地方鑲牙、治牙,一旦出現醫療糾紛,其利益得不到保障。
楊所長說,我們對醫療市場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去年就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清理整頓工作。半個月前,我們還口頭通知非法行醫者自行關閉診所,否則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以保證患者安全。
據介紹,蘭西縣已經近10年沒有醫科大學本科畢業生在此就業,全縣有《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證》的不到10人,顯然遠遠不能滿足全縣醫療需要。現在縣醫院副教授級別的醫生每月能掙六七百元錢,這樣的收入水平,別說是哈爾濱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就是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醫學院的畢業生也不願意到這來當醫生。
隨後,記者又電話采訪了蘭西縣衛生局祝局長,他說,黑診所問題是一個普遍現象。黑診所之所以長期存在,就是迎合了人們低層次的醫療需要。祝局長說,全縣多年沒有醫科大學畢業生,只能靠在職培訓提高醫療水平,但到目前能達到大學本科水平的醫生不足5%。如何吸引人纔,滿足百姓醫療需要,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記者暗訪連訪十家診所難覓有證牙醫
3月28日上午,記者從蘭西縣公路客運站到衛校附屬醫院,一路上見到不下10家掛著牙科牌子的診所,一連走進了6家牙科診所或牙鑲所,沒見到一本《執業醫師資格證》,也沒見到一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當日10時左右,記者以患者名義走進一家掛有牙科招牌的診所,診室的門上寫著『衛校附屬醫院李進』,正在給患者看牙的醫生說自己就是李進。當問到他和衛校附屬醫院是什麼關系時,他說他的對象在附屬醫院,在這裡治牙和在附屬醫院治療是一樣的。當記者請他拿出執業醫師資格證書時,李進說『能沒有嗎?』但卻一直沒拿出來。
在張文昌牙鑲所,張文昌告訴記者,他已通過了執業醫師資格的考試,證書正在辦,還沒有拿到手。在『劉俊梅、楊航』的牙科診所,正在往牙模子裡填充材料的楊航明確表示自己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證》,並理直氣壯地對記者說:『你們多走幾家看看,蘭西牙科診所誰家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哪個治牙的有執業醫師資格?』
記者在掛有縣醫院招牌的劉曉會牙科診所和肖文斌牙科診所了解到,他們雖然是縣醫院的人員,但同樣沒有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書。而按照《黑龍江省醫療機構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申請在城市設置診所的個人,應當具備的條件的第一款就是『取得《醫師執業證書》或者獲得醫師職稱後,從事五年以上同一專業的臨床工作』。此類無證行醫便屬非法。
省衛生廳解決人纔短缺出路在改革
4月5日,記者采訪了黑龍江省衛生廳醫政處張處長,他說鑲復所屬於醫療機構,鑲復所的從業人員應該具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或《技工證》,牙科診所、鑲復所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是不可以接待患者的。黑診所存在有醫療資源短缺的因素,但不能成為『黑診所』泛濫的理由,當地有關部門打擊不力應負一定責任。農村醫療人纔缺乏在全國都屬普遍現象。
省衛生廳農村處孫處長說,目前全省共有2萬餘名鄉村醫生,持有普通中專學歷的只有20%,尚有80%的鄉村醫生無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一個貧困縣能達到大學本科程度的醫務人員不足5%,具有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證的只有幾個人,農村醫療人纔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為此,國家有『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工程』,我省制定的政策是,城市的醫生在晉昇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之前,必須到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累計過一年;我省還有『鄉村醫生培訓計劃』,規劃到2010年培養1000人,以使農村衛生人纔匱乏狀況得以改善。
孫處長說,目前在鄉鎮衛生系統內,一些沒有學歷、沒有能力的人佔著編制,這樣的人如果不能走出編制,真正的大學畢業生不能正當地補充進來,農村的醫療衛生人纔問題不可能解決。此外,要培養現有的醫生,地方政府還要解決資金問題,否則沒有人願意出來培訓,真的自己拿錢出來培訓了,也都不願意再回到縣鄉。如果在機制上能夠有所突破,形成良性循環,滿足農村醫療問題是有可能解決的,黑診所也就沒有了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