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電 題:生命鋪就冠軍路:追憶短道速滑高級教練孟慶餘(下)
嚴與愛築就成功
孟慶餘抓訓練非常嚴格,嚴得不近人情。弟子趙小兵、韓梅回憶說:『一次我倆在訓練中裝病偷懶,被孟老師發現了,正常訓練結束後,他又加罰我們在直徑不到兩米的圈內練彎道技術,一練就是兩個多小時,最後滑得我們暈頭轉向。當時特恨他,背地裡罵他是「魔鬼教練」。』『孟教練的膝關節有病,還患有風濕,發病時雙腿腫得發亮,連穿冰鞋都困難,可他從未因病耽誤過一次訓練,在隊員心目中,他就是個鐵人。』弟子張長紅告訴記者。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孟慶餘像慈父般地關懷愛護每一個弟子。速滑隊的孩子大多來自農村,家庭生活都很困難。隊裡經費緊張,為了給小隊員們增加營養,提高伙食質量,二十多年來,他把自己大部分的工資都貼補到隊裡的伙食和為家庭困難的隊員承擔費用上。『怕影響隊員休息,他經常蹲在衛生間裡為小隊員磨冰刀。孟老師對隊員的愛深埋在每個孩子的心中,去年在孟老師生日那天,小隊員們捧著生日蛋糕步入餐廳,簇擁著他唱起「祝你生日快樂」時,孟老師頓時哭成了淚人。那天,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醉倒,也是唯一的一次……』趙小兵說不下去了。
家徒四壁的金牌教練
走進孟慶餘的家,眼前的一切令人難以置信。一位培養了多名世界冠軍,身價百萬的金牌教練竟然如此貧窮,他的家裡除了一兜子的獲獎證書和那臺看了20多年的14寸電視,再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銀行裡也沒有任何存款。
『孟慶餘因公去世後,我們打開了那個在許多人眼裡充滿神奇色彩的鐵卷櫃,裡面的遺物令人落淚。櫃子上層只有幾件破舊的運動服和兩雙打了補丁的襪子,下層全是修冰刀的工具,還有記得清清楚楚的運動員開銷的賬本……』七臺河市體育局副局長劉鳳雲含淚告訴記者。
『33年來,孟慶餘把全部精力、心血和愛都獻給了速滑事業,很少顧及妻兒老小,他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了!老孟不是對家人無情,他是顧不過來呀!33年來,孟慶餘率領「孟家軍」共獲得世界級金牌117枚,省級、國家級金牌300餘枚,10次打破世界紀錄。』與孟慶餘共事近30年的市體育局競訓科的吳亞軍科長深情地說。
孟慶餘和妻子韓平雲結婚28年,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不足四年,與家人一起過年的次數更是少得可憐。妻子兩次流產和兒子降生,孟慶餘都在帶隊比賽。兒子在哈爾濱讀書三年,孟慶餘沒有去過學校一次,難怪孩子責怪他:『爸爸心裡只有他的隊員,沒有我和媽媽。』
去意大利都靈觀摩冬奧會,局長伊纔波給了他200歐元,他自己一分錢也沒捨得花,全給小隊員們買了紀念品和巧克力,竟忘了給自己的兒子留一塊。
面對高薪他留在了龍江
憑著孟慶餘在速滑界的名望,完全可以讓家人過上富足的日子,一些地方不惜重金想把他從七臺河挖走。2002年,曾有人出100萬年薪挖他,還有的省市許諾給房子、車子,為其兒子安排工作。金錢和物質都沒能打動孟慶餘,他留在了七臺河,留在了龍江大地,繼續實踐著冠軍夢。
七臺河,一座不知名的小城,因孟慶餘而聞名世界,黑龍江的速滑運動也因孟慶餘而受到世界的矚目。孟慶餘為我國體育事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黨和政府給予他很高的榮譽。他先後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練員、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個人、省十佳公僕、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采訪結束時,記者從七臺河市委宣傳部和體育局聽到這樣的好消息,國家廣電總局決定將孟慶餘培養冬奧冠軍的感人事跡拍成電影《金牌教練》(暫定名),此片已被列為廣電總局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重點項目。
在結束采訪返回哈市的路上,冬奧會冠軍王濛發給恩師的唁電,不時地回響在記者的耳邊:『尊敬的孟老師,回憶起和您在一起訓練的點點滴滴,眼裡噙滿了淚水。您這一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我們身上,因為有了您,纔有了我這個奧運會冠軍。我還沒來得及報答您,您就離開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