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市均衡教育奏響教改主旋律
2007-04-18 10:30:1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初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農民工子女高高興興坐進城裡課堂。 (資料片)

  東北網4月18日電 哈爾濱市高中會考通過率在全省13個地市中名列第一,高考昇學率逐年攀昇,現已達到85%以上;已有16所高中被評為省級示范高中,所有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都有了不同程度改善;全市下發義務教育貧困學生助學金1002.5萬元,資助城鄉中小學貧困學生6萬人……

  2006年,全市教育改革發展以均衡教育為主旋律,通過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師資隊伍專業化水平、完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等,進一步縮小了校際間差距,使百餘萬中小學生享受到了更加平等、更加優質的教育。

  增加教育投入,D級危房全部消除

  近年來,哈爾濱市積極實施行業規劃,改善學校『硬件』條件,使全市中小學校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截至2006年,全市行業規劃資金投入累計達到2.9億元。

  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危房改造工作力度,2006年投入危改專項資金1.29億元,改造中小學校D級危房339所,改造面積25.8萬平方米。據統計,自2001年以來,哈爾濱市已累計投入資金3.5億元,改造農村學校848所,改造面積累計約60萬平方米,D級危房已全部消除,實現了歷史上的重大突破。

  哈爾濱市還加大了對農村中小學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扶持力度,投入918.4萬元資金對新農村建設試點鄉(鎮)的5所學校進行寄宿制學校建設,投入266萬元資金扶持方正縣寶興鄉中心小學等5所農村學校進行寄宿制學校建設。

  結合農村撤鄉並鎮和危房改造,哈爾濱市對規模小、生源不足、辦學條件差的學校進行撤並。目前,農村不足百名學生的學校基本被撤並,全市撤並農村中小學校達1100餘所。

  教師對口支援,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為全面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哈爾濱市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城鄉教師對口交流制度,要求師范畢業生、城鎮在職教師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定期任教輪換,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1597所城鎮學校和邊遠的農村學校結為幫扶對子,有1萬餘名城鎮教師和師范畢業生到農村支教,城鄉教師結對子5000餘對,農村學校有250餘名校長、千餘名教師到城市學校掛職鍛煉和培訓。

  2006年,哈爾濱市繼續深化城鄉對口支援工作,已組織1300餘名城鎮在職教師到農村薄弱學校支教。開展『鄉村教師進名校』活動,組織鄉村教師開展以隨班實習為主要形式的實踐性研修,完成了市級鄉村教師進名校培訓,共有110人進行了培訓。

  關注弱勢群體,平等享受教育資源

  近年來,哈爾濱市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實行了一系列照顧政策: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小學校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開放、並免收借讀費的政策;允許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參加中考、報考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等。目前,哈爾濱市約有5萬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讀公辦校。

  此外,哈爾濱市高度關注弱勢群體受教育情況,目前已建立起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籌措為輔的穩定的濟困助學機制,對所有貧困家庭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妥善解決了10萬餘名貧困家庭子女就學問題。今年,教育部門又修訂了《哈爾濱市中等職業教育貧困學生助學金管理辦法》,將10縣(市)和阿城區中等職業學校的貧困學生納入享受助學金范圍。

  據統計,2006年,全市下發義務教育貧困學生助學金1002.5萬元,資助城鄉中小學貧困學生6萬人;落實省『兩免一補』專項資金3053萬元,為16.5萬名學生發放了免費教科書,為13.4萬名學生給予免雜費補助總計983.8萬元,為1.8萬名住宿生提供住宿生補助費總計404萬元。

  新聞鏈接

  2007年,哈爾濱市將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計劃投入1.15億元資金,新建、改建、擴建部分中小學校;投入4800萬元資金,擴建職業學校校捨;投入2700萬元資金,改擴、新建10所以上農村寄宿制學校。投入4500萬元資金,加強薄弱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第七批行業規劃。

  編輯點評

  教育在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的地位,在教育均衡發展的道路上,如何真正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城鄉教育同步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位教師,辦好每一所學校』理念引導下,實現教育公平、公正的日子將離我們越來越近。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