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電 題:高擎黨旗夯實振興組織基礎———哈爾濱黨的建設在全省發揮示范作用為實現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春光滿目,黨旗鮮紅。
回望過去五年,發展主題格外鮮明,肩負使命尤其神聖———
『為實現哈爾濱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在全省當龍頭做表率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省委、省政府對哈爾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要求,是鼓舞更是鞭策,是支持更是重托,是機遇更是職責。
踐行宗旨,不辱使命,41萬共產黨人高擎黨旗,在社區街道、沃野山鄉、機關廠礦,團結和帶領974萬哈爾濱人民,在全面振興黑龍江的征程中與時俱進,爭當龍頭。
一面面飄動的黨旗,一枚枚閃亮的黨徽,構成了黑土地上最美的圖景: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加緊密,黨組織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與日俱增。
永葆先進性
讓人民群眾長期得實惠
一份答卷,回報省委、省政府的厚望和囑托———
2006年7月,哈爾濱市先進性教育活動群眾測評滿意率99.91%。『飄紅』的數字顯示,先進性教育真正成為群眾滿意工程。哈爾濱各級黨組織探索新方法、總結新經驗,在全省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發揮龍頭和示范作用。
圍繞『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利益』,全市19640個黨組織、414282名共產黨員積極行動,認識到位、准備到位,領導到位、組織到位,宣傳到位、工作到位。
黨員先進性教育不是一時一事,要確保群眾長期得實惠,黨員長期受教育,必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建設一支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組織群眾帶得起來的全面過硬的黨員隊伍———
整章建制、強化主體、分類指導、創新工作,哈爾濱市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先進性建設長效機制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
把集中教育成果轉化到經常性工作中來,讓廣大黨員時時接受理想信念再教育。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有關要求,通過舉辦培訓班、報告會等多種形式,強化學習培訓;通過深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強化實踐鍛煉;通過認真執行『三會一課』制度,開展民主評議黨員活動,強化組織生活;通過分析黨員思想狀況,開展談心活動等方式,強化思想政治工作。
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關系黨風政風。哈爾濱市開展了『黨員義工』和爭創『共產黨員先鋒崗』活動,作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的載體,不斷豐富黨員服務群眾的內容、暢通群眾表達意願的渠道、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黨員義工』活動的做法得到了中組部的充分肯定。
讓流動黨員有一個溫暖的『娘家』,針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去向難掌握、管理難落實、教育難適應、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等問題,哈爾濱市建立黨員管理站,使流動黨員及時『回家』;建立黨員留守站,使流動黨員始終『有家』;建立尋『根』網站,使流動黨員能夠及時『找家』。
選賢任能
用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
黨的作風體現著黨的宗旨,關系黨的形象。
2007年3月31日晚,一場別開生面的市委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會在哈爾濱音樂廳『開講』——應邀登臺的哈爾濱歌劇院交響樂團,為全市800多名副局級以上領導乾部奉獻了一臺內容豐富、格調高雅的交響樂節目;
剛剛啟動的『月讀一書』活動,以『愛讀書、讀好書,打造書香哈爾濱』為主題,引導全市黨政機關公務員注重學用結合、理論聯系實際……
這是哈爾濱市委切實加強領導乾部作風建設,培養健康生活情趣,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創新之舉。『全面加強領導乾部作風建設,以良好作風推動哈爾濱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成為各級黨委和廣大黨員乾部的共識。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首先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2006年,哈爾濱市各級黨委相繼換屆。『把那些德纔兼備、群眾擁護的優秀乾部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省委的要求,成為哈爾濱換屆工作遵循的准則。積極穩妥地推進領導班子配備改革,完善地方黨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執政水平;切實改進考察工作,建立和執行公示制、舉報調查制,把差額考察、延伸考核制度運用到換屆人選考察中,以正確政績觀衡量使用乾部;進一步擴大黨內民主,把發揚民主貫穿於換屆工作全過程,不斷完善選舉辦法……
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造就了一支朝氣蓬勃、充滿活力、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的領導團隊;為民、務實、清廉的領導乾部,和諧的黨群乾群關系,形成了共建和諧哈爾濱的強大力量。
用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幾年來,市委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把懂專業、政績突出、群眾公認的乾部選拔進各級領導班子,使各級班子結構得到進一步改善、班子的整體功能明顯增強,形成了奮發有為、乾事創業、蓬勃向上的各級堅強領導集體。
先鋒工程
基層黨組織更富生機活力
『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聽到黨的聲音、看到黨的旗幟,都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前不久,省委檢查組在對哈爾濱市實施『先鋒工程』情況進行檢查時,給予高度評價。
2003年,哈爾濱市委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高度出發,立足於不斷增強黨的先進性,在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全面實施了黨建『先鋒工程』。3年實踐證明,『先鋒工程』已深深根植於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投身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偉大實踐之中,並作為制度在全省深入推廣。
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實施『先鋒工程』中,緊緊圍繞振興老工業基地、構建和諧哈爾濱這個大局來進行,聯系黨的中心工作來展開,朝著黨的建設目標來加強,不斷強化黨的領導這個『核心』,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這個『中心』。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來推進,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企業黨的建設緊緊圍繞生產經營這個中心來進行,通過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推進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緊緊圍繞建設和諧社區來加強,把強化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貫穿始終。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建設『三個適宜』現代文明城市中當先鋒、做表率,凝聚人心、推動發展、服務群眾、促進和諧,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基層黨的工作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
情為民系
排民懮解民難凝聚民心
『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哈爾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執政理念,努力踐行服務群眾宗旨,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深入群眾、聯系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不斷增強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擴大黨組織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006年6月10日,身患癌癥的基層勞教所乾警王廣君停止了呼吸。他十幾年如一日照顧鄰居80多歲的孤寡老人,用『愛心門鈴』架起了與困難群眾的『連心橋』,用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無私奉獻彰顯了一名普通黨員的高尚情操。還有百姓有難隨叫隨到的李慶長,紮根農村、救死扶傷的戰勝軍,雷鋒式的『小鞋匠』孟廣斌……
奉獻愛心解民懮,危急關頭解民難。2005年8月15日,巴彥縣遭受罕見的暴風雨襲擊,830個村屯、近15萬人受災,毀壞房屋400餘間。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全縣萬名黨員乾部不顧自身安危,自發冒雨衝上第一線,組織群眾轉移,搶修交通乾道,幫助災民開展抗災自救,最大限度降低了自然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臨危不懼、勇挑重擔,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黨的先進性。特別是在應對松花江水污染的重大突發事件中,全市各級黨組織積極響應市委的號召,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穩定工作,引導人民群眾冷靜理智地面對這次突發事件,廣大黨員深入社區、深入群眾,認真向群眾傳遞真實信息,做好宣傳和解釋工作,確保群眾情緒穩定,帶領全市人民同心協力、共渡難關,充分展示了新時期共產黨人的風采。
道外區下崗職工李秋香從以一名普通黨員身份帶頭擔保的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手中接過沈甸甸的兩萬元貸款時,感動得熱淚盈眶:『黨是我們的靠山,我看到了新的希望。』這是全市開展為下崗職工提供小額貸款擔保的『愛心儲蓄』活動中的生動一幕。
在這次活動中,僅市直機關黨員就儲蓄3000餘萬元,1萬多名『4050』人員獲得1.2億元貸款,實現自主創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立足解決貧困群眾的溫飽問題,深入挖掘就業潛能、組織就業培訓、開發就業市場,幫助下崗職工爭取2857筆共計5416萬元再就業援助和小額擔保貸款,先後安置4.5萬餘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在新農村建設中,全市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結對駐村』幫鄉活動,積極為農民群眾送資金、引項目、教技術、傳信息,幫助落實發展項目1029個,落實資金物資1804萬元,提供致富信息2420條,化解土地糾紛、農村債務鏈條等矛盾140起,幫助解決實際問題28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