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長生 |
東北網4月26日電 省十次黨代會報告中,把循環經濟作為重要內容來強調,提出要『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昇級,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綜合競爭力』。這對於我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意義重大,對於七臺河這樣的煤炭資源型城市來說,則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省十次黨代會代表、七臺河市委書記宋長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宋長生說,七臺河市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發展循環經濟,建設龍江強市』的戰略目標,把循環經濟作為基本戰略來抓。目前七臺河市已被確定為全省循環經濟試點,正在爭取國家級試點。從多年來的實踐看,由於下功夫抓循環發展,七臺河已形成了煤焦化、煤電建等為一體的發展循環經濟的框架體系,對於增強發展活力、支橕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已形成洗煤能力2400萬噸,達到了可選原煤全部入洗的目標,已建成較大型焦化企業14家,焦炭生產能力達到530萬噸;發展較大型煤化工企業4家,不僅實現了對煤氣、焦油等的回收利用,而且還上了城市供熱、民用燃氣、煤氣發電等項目;發電總裝機容量76萬千瓦,年消耗煤矸石85萬噸,轉化劣質原煤150萬噸;已建成和在建較大型煤建材企業6家,已發展潔淨煤生產企業10家,清潔型煤生產能力已達30萬噸。
七臺河將要緊緊抓住省十次黨代會關於發展循環經濟的有利契機,進一步做深、做活、做細循環經濟這篇大文章,以循環經濟推動七臺河新型工業化進程,著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首先,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循環經濟發展思路。充分發揮七臺河在全省東部煤電化基地企業中的重要作用,以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建設為載體,重點建設優質焦煤、優質焦炭、電力工業、煤化工四大基地,大力發展木制品加工、農畜產品加工、新型建材、機械制造、醫藥五大接續產業集群,進一步完善煤焦化一體、煤電建一體、木制品、農副產品深度開發、農用機械及零部件等工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從而使七臺河工業實現由粗放型、外延式發展模式向集約型、內涵式轉變,使廢棄物排放量大幅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率大幅降低,從而推動工業循環經濟發展。
其次,進一步推進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要高度重視科技人纔和知識的重要作用,淘汰落後生產技術、工藝和管理方式,加大企業的科技含量,推動產品更新換代。
第三,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力度,為循環經濟發展增強後勁。牢牢抓住招商引資上項目這個『牛鼻子』不放松。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的方式和方法,通過大上項目、上大項目,延伸循環經濟發展產業鏈,優化結構,提高經濟總量,從而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第四,進一步加強發展型班子和乾部隊伍建設,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堅強保證。要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思想,把建設發展型領導班子和發展型乾部隊伍做為重中之重,圍繞『建強市、創一流』的工作要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增強各級乾部抓發展的執政能力,提高團結和諧共謀發展的意識,形成求真務實抓發展的工作作風,從而保證循環經濟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