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電 經過漫長的應訴、復雜的抗辯,黑龍江民企應訴歐盟反傾銷第一案勝訴。歐盟委員會4月16日作出終裁,哈爾濱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草莓等漿果產品可按最低限價零關稅重返歐洲市場。這意味著該公司已在歐盟獲得了市場經濟地位。商務部公平貿易局昨對外公布:此案是我國應對歐盟農產品反傾銷中首次有企業獲得零稅率的案件。而在幾個月前,初裁不利的哈高泰公司被歐盟征收了34.2%的臨時反傾銷稅。
借助收購尚志一家漿果廠掘得『第一桶金』的哈高泰食品公司,2000年獲得自營進出口權,並通過歐洲進口商將地產冷凍草莓等漿果打入歐盟市場。至2005年,高泰公司對歐出口草莓量達5萬噸,銷售額近億元。高泰公司等中國同類企業驕人的銷售業績引起波蘭草莓經銷商的『特別關注』。去年1月19日,應波蘭冷凍產業聯盟申請,歐盟對我國的冷凍草莓正式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1800萬美元。
在此案調查過程中,包括哈高泰公司在內的我國5家企業應訴態度積極,在規定時間內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了抽樣問卷和市場經濟待遇申請表。但由於反傾銷證明過程復雜、應訴時間漫長、抗辯費用高昂,許多企業不得不忍痛退出。根據初裁結果,除山東一家公司獲得零稅率、遼寧一家公司獲得12.6%單獨稅率外,包括高泰公司在內的另外3家企業被征收了34.2%的臨時反傾銷稅。
初裁失利後,被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的3家企業中,只有哈高泰又向歐盟進一步提出了抗辯申請,並拿出了許多有力證據。本月16日,歐盟的終裁結果修改了初裁統一征收反傾銷稅的做法,改用最低限價方法結案。哈高泰公司三種不同稅號產品的最低限價分別為496.8歐元/噸、566.3歐元/噸和598歐元/噸,只要高泰公司到岸產品的價格高於或等於最低限價,將獲零關稅待遇。據悉,哈高泰公司目前在歐洲銷售的產品價格遠高於這三種限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