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中國軍民『拾荒』17年 守護中俄界江生態
2007-05-08 10:01: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鄒大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5月8日電 『五一』長假是人們休閑的好時光,然而在中俄界江烏蘇裡江饒河段,饒河縣饒河鎮新興7街28號居民劉海龍卻每天帶著12歲的女兒像往常一樣進行『拾荒』。

  劉海龍說,在附近邊防官兵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市民自發加入了『拾荒』大軍,撿垃圾保護界江潔淨的生態已成為大家的一種習慣,就像每天早晨起來洗臉刷牙一樣。

  撿了10多年垃圾的劉海龍依然清晰地記得女兒8歲時第一次跟著自己撿垃圾的情景。當時,正在晨練的劉海龍帶著女兒沿江岸慢跑,一只白色的塑料袋被江風吹得亂跑。

  『爸爸,追塑料袋真好玩!』『追上了還要放在垃圾桶中,不然江水就要臭了,我們以後就不能像這樣在岸邊跑步了!』女兒帶著似懂非懂的神情,第一次用手撿起了白色垃圾。如今,一家三口已經是『全副武裝』——自制的鉤子和垃圾袋。

  『看別人撿自己不撿,心裡不是滋味,如果晨練不帶這些東西,總感覺不習慣!』劉海龍說。

  饒河縣第二中學老師安世軍告訴記者,市民們撿拾垃圾的習慣是被邊防官兵感染的。

  據了解,雙鴨山邊防支隊饒河鎮邊防工作站成立於1990年,主要擔負著邊境執勤、處置邊境突發事件的任務,他們在烏蘇裡江中方一側巡邏的過程中發現,每年開江之後,江邊的垃圾陡增。為了保護界江環境,邊防官兵開始自發地將界江邊的垃圾撿起來運走,工作站更是將『界江拾荒』上昇到提昇國家形象的高度,將其納入執勤內容。

  『撿垃圾是軍訓的重要一課!』安世軍說,每年學校都要與邊防工作站聯合組織軍訓,官兵們會帶著學生們『拾荒』,親身感受界江生態環境因為大家的努力保護而發生的改變,學校也會組織征文和『環保小衛士』評選,鼓勵學生們在課餘時間『拾荒』。

  『17年來,我們拾起的垃圾有5噸重,我們用手拾起了中俄界江的美麗,也維護了國家的尊嚴!』饒河鎮邊防工作站警官張志寶對自己的『拾荒者』身份自豪不已。他說,同飲一江水,中國軍民有責任保護美麗的中俄界江,這也是送給俄羅斯鄰居的最好禮物。

  饒河縣環保局工作人員程秀英說,岸邊的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如塑料袋、樹根等,為保持界江的清潔美麗,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邊防支隊饒河邊防工作站的官兵17年前開始主動到烏蘇裡江中方一側撿垃圾。在他們的帶動下,饒河縣的工人、農民、學生自發地投入到『拾荒』大軍之中,清理垃圾保護中俄界江清潔已經成為這裡人們的自覺行動。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