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8日電 『黃金周』實施多年,積累了豐富度假經驗的人們在這個春暖花開的『五一』裡變得更會經濟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時間和資金,越來越多的人告別了以往疲於奔命的度假方式。與此同時,層出不窮的新科技、新產品、新服務讓年輕人體驗了不一樣的長假新玩法。
在家的享受『BT』
記者從哈爾濱市網通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哈爾濱市寬帶、光纖的用戶數已超過20萬,僅『五一』之前幾天就新開通了5000餘戶。越來越多的市民放棄了多年來的買碟、租碟的老習慣,開始選擇從網絡上BT下載。網絡上的資源極為豐富,從熱門的大片、連續劇,到冷僻的純藝術電影應有盡有,不少人的電腦整個長假都沒關過機。另外,網絡上的『播客』也大有取代電視節目之勢。
出游的拋棄『自駕』
一位連續10個長假都開車上路的『資深』自駕游愛好者算過一筆賬,以目前絕大多數自駕出游者一般都選擇的單程500公裡以內的中短途旅游為例,一臺普通轎車的過路過橋費和加油費平均每百公裡近百元,這筆費用每次都要佔整個出行費用的80%以上。而且長時間的行車也佔據了休閑消遣的時間,更增加了路上的安全風險。他說,現在中短途的公路、鐵路運輸都極方便,在當地包車,司機還能兼做向導。不但一點不會降低旅途中的便利和樂趣,費用還會減少一半左右。
老裝備改頭換面成新寵
繼用手機拍照、聽歌、看電影、發彩信之後,GPS衛星定位功能也開始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機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五一』前夕,多種內置GPS模塊的手機銷售非常火爆。它可以滿足普通用戶出行途中記錄方位和指引道路的要求,因而成為旅游愛好者的『新寵』。
在長假裡,手機的打電話功能被空前地『弱化』。據了解,長假前夕,另一種銷售火爆的商品就是民用對講機,時尚的外觀,低廉的價格,1到5公裡不等的有效通話距離,零費用不限次數的隨時呼叫功能都讓對講機取代手機,成為了節日期間出行者的主要通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