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市遍布『地雷陣』
哈市十佳出租車駕駛員孫文革說,在二環路大新街上大坑連著大坑,遍布在寬闊的路面上。車輛經過時,要在各個大坑之間繞著走,像走進入地雷陣一般。而像這樣的『地雷陣』在哈爾濱隨處可見。
對於哈爾濱道路現狀,交警最有發言權。據哈爾濱太平交警大隊路政科工作人員介紹,先鋒路不但多處翻漿,路中間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個深深陷下去的馬葫蘆,這也成為整條路上『整齊』的馬路陷阱。先鋒路連續修補了五六年,但路面年年依舊。轄區內不光南直路、先鋒路等主要乾路翻漿,還有些街道已經根本無法出行。三棵大街和太平大街,長達3公裡的路面嚴重翻漿,連自行車都無法走了,更加提汽車了,沿路居住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城市為啥不愛『臉』
大通實業出租汽車公司司機、哈爾濱十佳出租車駕駛員薛守平說:『我去過國內很多城市,沒有一個城市的路像哈爾濱這樣破。翻漿路、拉鏈路、馬葫蘆路、補丁路,路面如此高低不平的大城市,除了哈爾濱,全國找不出第二個!「五·一」期間,我拉一名上海游客去太陽島,汽車在布滿大坑的路上左扭右拐。這位游客說:「要是在我們上海把路整成這樣,不但老百姓不允許,上面領導更會嚴查,你們哈爾濱怎麼會這樣?我去過比哈爾濱更冷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城市,也沒有看到那裡的路像哈爾濱這樣。」作為哈爾濱市民,面對上海游客我無言以對。咱再說太陽島怎麼美麗,中央大街如何漂亮,但外地人隨處看到的盡是一副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還能說什麼?一戶人家屋子裝修得再好,但地板卻又破又髒,這家人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老人們也常說,找對象時,到對方家不看別的,只看廚房,如果這家廚房跟廁所一樣髒,這家的孩子過日子肯定不行;同樣,哈爾濱城市很美,很靚,但外地人每年來都碰到哈爾濱年復一年循環往復地修翻漿路、拉鏈路,到處塵土飛揚、擁堵不堪,他們還會對哈爾濱有好感嗎?外地投資者還有信心到哈爾濱投資嗎?道路是城市的血脈,道路也是城市的名片,不能每年都修修補補,要從長遠打算。哈爾濱「東方小巴黎」名聲在外,如今卻被丑陋的道路搞得苦不堪言,哈爾濱的城市管理者不應該再對此無動於衷!』
出租車司機孫文革對此深有同感,他說,哈爾濱連最需要美化的『臉面』都沒整好。『哈爾濱火車站出站的車輛只能從鐵路街通過,那條街路面翻漿嚴重,經常堵車,而道路兩側的人行道更是破爛不堪。最近我在哈站前拉過多名南方游客,幾乎每一位游客都說,你們哈爾濱太破了,還不如南方的鄉鎮乾淨,太落後了。聽了他們對哈爾濱的「誤解」,我真替哈爾濱的管理者著急。』
13日下午,太平交警大隊一位負責人說,剛剛下了一場小雨,因為哈爾濱道路翻漿嚴重,加上原有的一些馬葫蘆路和拉鏈路,哈爾濱的道路交通擁堵非常嚴重,往道裡區和南崗區的交通幾乎癱瘓了。年年大修路給交警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哈爾濱年年都這麼做,先修翻漿路,路剛修好又挖開下管線,你下完他下,一條路有時一年被挖開好幾次。現在哈爾濱平均每天有300多輛機動車落戶,如果道路就這樣一年一年『修』下去,哈爾濱的交通將越來越成問題。
『家』只能興不能敗
出租車司機薛守平認為,哈爾濱修路有一個怪現象,哪塊翻漿後就把哪塊割開,然而鋪上步道磚或打上補丁。這樣的修法雖然節約了資金,但卻一扒拉就掉。道路年年修,年年都在偷工減料,卻沒有人為此負責。假如哈爾濱給正在施工的每一條路都掛上施工方的牌子,修完後由老百姓監督,如果第二年翻漿,那就重罰施工方,取消今後施工資格,路還會這麼容易翻漿嗎?有關部門總是以氣候等客觀因素為借口,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同樣是在哈爾濱,長江路、中山路、大直街卻很少翻漿。難道老天爺會對一個城市的不同路另眼相待?
出租車司機孫文革說:『國慶街目前在換道牙子。哈爾濱很多街道的道牙子去年和前年剛換完,今年又開始換。修路的錢可是納稅人的錢,有關部門花起來就這麼大方?』
省政協委員、哈工大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祈佩時教授認為,修路本來是件好事,但同一條路年年修就不是好事。有個詞叫年久失修,哈爾濱新路、老路同時『失修』,其中必然存在問題。另外,哈爾濱人修路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問題。施工的人把路面的坑切得四四方方的變成馬路陷阱,車子從上面走過,往往『?當』一聲,讓人心疼。五六天後,他們在坑裡鋪上一些小石塊,但並不馬上鋪上路面。等鋪路時,裡面的石塊已經被車帶跑很多了。他們這種修路程序,真讓人難以理解。
交了養路費就該走好路
祈佩時說,如今哈爾濱修路現象被全市人指責,是因為形成了惡性循環 ,每年花掉數千萬納稅人的錢,納稅人卻用不上幾天好路,這就是一種浪費和敗家現象!有關部門可以統計一下,雖然道路施工單位總是聲稱修路資金不足,但這種年年花掉的資金加起來,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浪費這麼多錢不但沒有改善哈爾濱的交通,還把哈爾濱一年中近半數時間的交通搞亂,給哈爾濱城市抹黑。這種花錢禍害人的現象,是哈爾濱的管理者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祈佩時表示,修路應該實行承包制,不僅承包工程,更要承包所修道路的質量。修路時必須公示一下,保用多少年。如果道路設計和質量合格,是因為車輛超載等人為損壞,那就追究交管部門的責任;如果是道路質量不過關,那就追究施工方的責任。而像現在這樣年年修而不問責,施工方年年掙錢而不擔責,那就是城市管理者失職,就應該追究城市管理者的責任。去年新修的路壞了,今年二話不說再修,不問不查原因,這是什麼管理?
出租車司機薛守平說,目前哈爾濱到處封道和限行,平常10分鍾的路程,如今要跑30分鍾。因為路況太差,每天多花不少油錢,還容易讓車輛受損,另外,有時候為躲避馬路陷阱很多車突然轉向,也極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前幾天我從賓縣回來,走在先鋒路上,路面突然出現一個大坑,車子一下子掉了進去,底盤受損嚴重,修車花好幾千元。我的車是新車,一年換了4只輪胎,經常被破損的路硌壞,那大口子粘都粘不上,真讓人心疼!我們養車的人每個月交了不少養路費和二環費,卻不能獲得應有的道路服務,城市道路管理部門收錢一點也不含糊,但並沒有真正為車主服務好。我們交了那麼養路費,有關部門就這樣養路?既然收了錢,有關部門應該保證司機行車安全,否則,司機完全有理由狀告有關部門不作為。我的車受損後,最後是保險公司拿了錢,事實上,這個錢應該由道橋管理部門出,因為他們收了錢卻沒有盡到職責。隨便問一下哈爾濱的司機,每個人都有同感:在哈爾濱,一年開不了幾天好路!雖然很多人怕冰雪路面,但說實話,比起這種路,我還是愛在冰雪路面上開車。冰雪路面雖然有點滑,但路面被冰雪「填平」,不至於發生車輛底盤被刮這樣的事故。』
祈佩時說,哈爾濱的路到處是坑,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好幾年。難道真要等到有一天哈爾濱人只能開著越野吉普車出行時纔能改變嗎?大家不明白:哈爾濱人每年付出不菲的養路費及二環費,這些錢到底用到哪裡去了?因為路面年年翻漿,哈爾濱人的出行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年年封道修路而設置了更多的單行道和單雙號限行規定,哈爾濱交了各種費用的司機無法使用自己應該享用的道路資源。
祈佩時說,今年,哈爾濱之所以全城人說路,是因為有關部門把修路這種好事變成了壞事。這種現象已經重復了許多年,一直沒有人為此負責,更不知道這事兒什麼時候纔是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