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9日電 黑龍江省畜牧業發展方向:壯大畜產品生產基地,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根本轉變,全力打造效益型產業,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完善產業化經營體系
『樹立大食物、大資源、大農業的觀念,堅持「打綠色牌、走特色路」,在保持糧食穩定增長的同時,實施糧牧「主輔換位」,大力發展畜牧業。』省第十次黨代會上,省委、省政府對畜牧業的殷殷希望化作全省畜牧工作者肩頭的重任。
我省畜牧業發展方向:壯大畜產品生產基地,發育規模化生產;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根本轉變,加快推進標准化生產;全力打造效益型產業,健全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完善產業化經營體系;探索循環型、生態型、節約型現代牧業發展之路。
持續發展推動奶業現代化步伐
奶業發展一直是我省畜牧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省畜牧獸醫局2006年初就進行專題調查。近日,省政府主持召開了10個部門參加的協調會議,近期將召開全省穩定奶業發展會議,通過加快奶牛良種化進程、大力發展規模生產、規范奶源市場秩序、加快轉變奶業生產經營方式等,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
省畜牧局局長祖偉介紹說,我省將加快肉牛種源基地建設,通過建設完善的良種繁育體系來支持肉牛基地的壯大。充分利用省財政投入的400萬元專項資金,加強肉牛飼養技術推廣工作,選擇5個肉牛大縣(市)的20個肉牛場(小區),推廣肉牛標准化生產技術,提高肉牛生產水平。
我省將繼續把良種化建設作為提高畜禽生產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加大良種場、擴繁場建設,加快標准化優良品種的培育、引進、擴繁和普及步伐,盡快改變生豬自主培育品種落後、優質種畜禽供應不足及現有品種退化的問題。科技入戶實現優質高效
創新科技推廣方式,大力實施畜牧技術服務『走村進戶』戰略。繼續加大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與地方院縣共建力度,強化科研攻關與技術儲備,突破一批技術瓶頸,擴大智力引進和國際交流合作,迅速提高畜牧業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要在優勢產區,圍繞優勢品種,建設和完善以示范場、示范小區和示范戶為主體的科技示范體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辦法,對各類從業人員進行全面、持續、高效的職業培訓,迅速提高其職業技能和技術創新能力,做到鄉有技師,村有技術員,戶有明白人。重大疫病防控保障安全生產
為了確保今年畜牧業安全發展,省畜牧局將在全省開展強制免疫會戰,嚴防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切實加強活禽市場監管和檢疫監測,堅決控制內疫發生,並在各公路、鐵路等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實行24小時值班,嚴格查驗制度,嚴防疫源傳入傳出。加快『無規定動物疫病省』骨乾項目建設,在完成省級動物疫病控制中心建設的基礎上,再建設8~10個區域性動物疫病控制中心,形成覆蓋全省城鄉的集檢疫、防疫、控制、反應與應急為一體的動防體系,確保一、二類傳染病達到穩定控制或消滅標准,建成國內最大的無規定動物疫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