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寶清縣多措並舉推進新農村建設
2007-05-23 23:15:5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張明 康元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3日電 按照市委提出的『彰顯典型東北農村風貌、自然生態優良、文化特色突出』要求,寶清縣堅持『全黨總動員,全民齊動手,社會共參與』,以發展農村經濟為著力點,以環境整治為啟動點,以解決資金難題為突破口,紮實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

  培育新型農民

  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培養新型農民是關鍵,培養出一個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實質上,就是造就一個農村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就是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助推器』。寶清縣通過強化宣傳、科學引導、辦班培訓等方式,加大對全縣農村乾部群眾的教育力度,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充分調動全縣農民群眾投身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縣培訓了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290人,有近2萬農民掌握了1至2項農業生產新技術。

  發展農村經濟

  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縣政府制定出臺了《寶清縣2007年新農村建設重點項目、重點產業扶持政策相關規定》,新增財政自投資金820萬元,對村屯建設、環境整治、農業基礎設施項目進行補貼,對白瓜、紅小豆、甜菜、毛蔥、食用菌等特色產業予以扶持,規劃建設了優質糧食、白瓜、紅小豆、毛蔥、甜菜、食用菌、蔬菜大棚、馬鈴薯、北藥11個種植業產業帶。以『兩牛一豬一羊』為主導品種,推進畜牧業快速發展,全縣奶牛存欄9,500頭,肉牛存欄15萬頭,生豬存欄50萬頭,山綿羊存欄40萬只。同時積極發展勞務經濟,全縣培訓農村勞動力5萬人次,轉移4.1萬人。目前,全縣新農村建設計劃新上項目10個,總投資2,864萬元,環境整治、硬質邊溝、有線電視入戶、農村信息化建設4個項目已經啟動,村屯綠化項目已完成,共投入資金747萬元。向上爭取農業生產項目資金228萬元,其中水稻育秧大棚資金56萬元,大型農機具補貼資金70萬元,農機作業合作社資金102萬元,新組建農機作業合作社3個。向上爭取村屯建設資金180萬元,通鄉通村公路已開始備料。

  搞好環境整治

  走進寶清縣農村,你會看到,這裡街道整齊,庭院乾淨,讓人深深感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變化。為了達到村容整潔的目的,全縣上下重點開展了以『清邊溝、清路障、清垃圾、清柴草垛、清糞便』為主要內容的『五清』工作,同時加強了村屯『四旁』綠化工作,栽種綠化樹11.7萬株,村屯面貌得到極大的改善。

  利用典型引路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寶清縣在抓好11個省級試點村、2個市級試點村和10個重點推進村的同時,今年又采取抓兩頭、促中間的辦法,選擇了基礎條件好、農民積極性高、村『兩委』班子工作力強的2個試點村(青原鎮慶東村、小城子鎮梨南村)和2個非試點村(寶清鎮紅新村、七星泡鎮永發村),作為全縣新農村建設的典型,重點扶持,率先發展,以此帶動全縣新農村建設有序推進、全面展開。同時,狠抓包扶幫建,形成共建新農村的合力。全縣105個單位包扶了村屯,並確立了38個新農村建設成員單位,投入幫建物資22萬元。

  狠抓班子建設

  不斷提高縣鄉村三級乾部指導新農村建設的能力水平,尤其注重加強了村級班子建設,把村裡具有一定威望、知識水平較高、致富能力較強、為農民服務責任心強的人,選配到村級班子中,進一步增強了村級班子想事、乾事、乾成事的能力。為了達到管理民主,一些村屯還成立了村民理事會。目前,全縣創建帶領農民致富的好支部50個、為農民服務經濟組織105個、民主管理村務理事會67個。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