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電 水稻倒伏和稻瘟病一直是困擾稻農的難題,近日記者從東北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的劉元英教授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帶領課題組,展開了《寒地水稻養分資源綜合管理與優化施肥技術》的課題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了寒地水稻前期穩氮控制無效分?、後期補氮防早衰創高產的氮素精量調控優化配方施肥技術模式,打破了寒地水稻後期不能使用氮肥的『禁區』。
據介紹,這種技術自2001年就在黑龍江省水稻主產區進行了試驗。2005年和2006年,慶安、蘿北和五常分別有一個點的大田示范每公頃增產稻谷多達1500公斤。試驗發現,應用此項技術還能提高出米率2個百分點,稻米堊白率降低2~3個百分點,使每畝平均增收20元。在化肥用量上,磷肥用量降低40%~50%,氮肥用量降低23%~54%,在合理增加鉀肥皂基礎上,這使每畝平均節支10元左右。與此同時,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近18個百分點,使每畝平均增收70元。總計每畝平均多增收100元左右。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