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樓市性價比多玩『忽悠』 業內人士:開發商概念炒作
2007-05-29 09:32:1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9日電 『推窗就能看大江』、『比鄰地鐵一號線』、『坐落重點學區和某大型商圈』、『英國管家式的物業管理』……在哈爾濱市隨處可見的樓書宣傳單和大型戶外廣告牌中,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把樓盤項目的『性價比』宣傳當作了銷售競爭的關鍵和高房價的構成因素。但哈爾濱市業內人士卻對此指出,多數開發商把房屋性能的承諾當成概念炒作,其實與宣傳相反,低『性價比』正是限制哈埠樓市發展的軟肋。

  性能承諾?概念炒作!

  哈爾濱高盛律師事務所房產專業律師李濱告訴記者,他受理的房產官司中,超過六成是因開發商無法把售樓時對房屋性能『承諾』兌現造成糾紛。他舉例說,一綏芬河消費者在南崗某個宣傳為『比鄰地鐵一號線』的樓盤買房後發現,他走到『未來』的『地鐵』要花半小時!何談比鄰?更多的糾紛則來源於質量、環境和配套等性能的不到位———南崗某小區銷售時曾承諾安裝純淨水系統,飲用水直接入戶,最後進戶的只是城市自來水;道裡某小區銷售時承諾小區路面不准泊車,結果還是人車混行;香坊某小區銷售時承諾24小時保安巡邏,業主進戶後大部分時間則見不到保安;而社區的紅外線防范系統、電子巡更系統業主從來就沒見使過。

  李濱認為,假設房價不變的情況下,業主得到的性能服務度越高,意味著消費者所支付的單位購房價錢越低,反之,開發商只把性能承諾當概念炒作,就等於提高了單位房價!

  沒標准,開發商淨玩『虛的』

  逸天房產諮詢策劃公司的翟宇認為,隨著哈爾濱市樓市競爭加劇,提高商品住宅綜合性價比實際上是開發商對市場把控能力的一場比拼,未來住宅銷售比拼的就是性價比大小。只求短時炒作效應,將性能縮水的做法將被市場所棄。『哈爾濱市正是因為缺少相應的住宅性能管理標准,纔造成房地產項目性價比認知混亂,開發商總是把一些房屋性能當紙上炒作的噱頭。』

  翟宇告訴記者,雖然涉及到房屋的規劃、質量、物業、進戶等內容,都有相關部門對其進行審批、管理,但那只是每個住宅項目必須符合的『底線』,而對每項性能的程度化分級標准尚沒有。他舉例說,哈市物業收費標准現在是市場調節的放開狀態,每平方米收費從0.25元—10元的都有,但是物業管理費是否合理,不同價格到底能提供哪些物業服務等卻沒有分類標准。於是,有些開發商把物業費定的很高,從而證明其物業服務的性能優異,業主卻無法判斷其質價是否相符,性能高低也無法區分。

  哈埠不少新建社區缺『文化』

  翟宇認為,目前哈市許多新建社區正是因為缺少『文化氛圍』,從而造成性價比程度不高。

  他告訴記者,社區的文化定位包括社區建築文化、配套文化、戶型設計文化和服務文化、人文活動等。比如好的戶型文化既要符合買家需求,順應其所在區域的地理位置及人們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等需求,又要體現出舒適性、私密性、功能性。而目前哈市多數樓盤的文化規劃不夠,內容趨同,由於管理和服務不到位,新建社區缺少有組織文化活動,業主對住宅的性能缺少認同感。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哈爾濱市房地產市場銷售競爭加劇,房價最終會逐步向理性回歸,開發商只有真正提高項目的性價比,放棄炒作性價比圈錢的想法,纔會贏得消費者,贏得市場。

  性價比是指一個樓盤性能與價格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個樓盤質量高低最實在的指標。其中,樓盤的性能是指樓盤的綜合素質,包括地段、質量、環境、配套、景觀設計、物業管理及文化底蘊等。通常來說,性價比與房價成正比。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