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9日電 在著力進行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等多重努力下,今年一季度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繼續穩步增長,運行態勢良好。統計調查顯示,一季度,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482.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1%;單位數達到171.5萬個,增長1.5%;從業人員526.6萬人,增長3%。這是記者從省中小企業局獲悉的。
一季度,非公有制經濟佔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37.9%,比上年同期提昇1.3個百分點。分市(地)看,非公有制經濟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高於全省水平的有10個市(地),依次為七臺河、綏化、哈爾濱、雞西、佳木斯、牡丹江、伊春、黑河、齊齊哈爾、雙鴨山。從全省看,非公有制經濟佔GDP比重增加明顯,且呈現第三產業發展迅猛等四個顯著特點:
第三產業佔主導地位。一季度,第一、二、三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分別實現52.2億元、165.5億元和264.5億元,佔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總量的比重分別為10.8%、34.3%和54.9%;第一、二、三產業非公有制從業人員分別為116.1萬人、153.4萬人、257.1萬人,佔全部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的比重分別為22%、29.1%和48.8%。,
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穩步增長。一季度,全省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增加值25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6%。其中,港澳臺商和外商投資經濟創造的增加值為54.4億元,增長10.8%。
個體經濟發展速度加快。一季度,全省個體經濟實現增加值2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9%, 佔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的46.9%。
民辦非企業和社會團體穩中有昇。一季度,全省民辦非企業和社會團體實現增加值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3%,佔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的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