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延壽縣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調查
2007-07-04 09:35:2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錢璽勇 陰祖峰 楊興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4日電 四個『零』引來八方客盈門——延壽縣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調查

  四個『零』相加等於什麼?80%和100%。這不是一道簡單的算術題,而是延壽縣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和取得的成果。

  去年以來,為真正形成『窪地效應』、『連鎖效應』和『親和效應』,延壽縣在抓好硬環境建設的同時,以實現『四零』為工作目標,即執行政策零折扣、部門服務零距離、生產經營零乾擾、處理問題零缺位,突出抓好軟環境建設,有效促進了縣域經濟發展。

  延壽縣招商局統計表明,這個縣的招商引資工作,洽談成功率達到80%以上,合同履約率達到100%,建立一年多的縣經濟開發區已有入區企業20多家。在剛剛結束的哈洽會上,延壽縣招商引資簽約11項,位居全市各區、縣(市)第一名。

  創造最佳投資環境

  確定『四零』工作目標

  縣城西南郊,延壽縣經濟開發區一片火熱。

  哈爾濱萬源清環保有限公司的兩個項目正在施工,日處理能力30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和環保設備制造廠,總投資4000多萬元。記者問來自山東的投資方:『為什麼選擇到延壽投資?』他們說:『延壽縣經濟開發區一上馬就建設污水處理廠,這樣的開發區我們見的不多,所以纔破例兩個項目一起上。』

  延壽縣是哈市唯一的國家級貧困縣。縣委書記魯志民說:『延壽縣最大的困難,不是貧窮而是發展環境。如果不能創造最佳的投資環境,就不會有外來的投資牽動,延壽縣的經濟發展就永遠擺脫不了「又慢又難」的惡性循環。』

  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延壽縣面臨的『形勢』,我們就不難理解魯志民之『難』。

  與哈市任何縣(市)相比,延壽縣都難有優勢可言。僅以交通為例,哈同公路向東北貫穿賓縣、方正和依蘭等3縣,哈綏公路及鐵路向東南穿越阿城、尚志兩區縣,而延壽縣只能通過45公裡的『叉道兒』,與哈綏公(鐵)路相連。如果一個投資商到延壽來投資,他勢必要先經過哈開發區,南行還要經過阿城、尚志兩個開發區,若北行則要經過賓西及方正開發區。

  面對不利的地利,延壽縣在上馬開發區的同時,就確定了『四零』工作目標,進一步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他們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把適合在延壽發展的企業,引進來、紮下根、發展好。

  盡職盡責服務

  讓企業用足用好政策

  盡職盡責為經濟發展服務,已成為延壽縣委、縣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自覺行動。

  延壽縣國稅局在改善經濟發展環境中,向納稅人公開了『服務公約』。其中,『特事特辦』和『高端服務』深受納稅人的歡迎。

  一個加油站的老板說,他經常要在月底進行發票認證,有時從哈市取回發票回到延壽縣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但國稅局總會有人為他加班工作。『延壽水泥』負責人說,他們的企業享受『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及『節能』等多種稅收優惠政策,但他們卻不懂怎樣纔能享受這些政策,國稅局的稅務人員就上門服務,使他們用足了政策。按照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延壽鐵發商貿』頭3年每年應減免稅金800多萬元,但上級平衡指標時把減免額縮小了一半兒,延壽縣國稅局經過多次協調又兌現了原來的優惠。

  延壽縣『清老酒業』稱,縣技術監督局是『咱家的技監局』。原來,這家企業有數十種產品,每種產品都要有鑒定證書,有時技術監督局一天就得為他們做數十份鑒定。據了解,這個局還免費為縣數十家小鋼窗、小食品生產企業制定了標准。

  縣城建局從『一切為企業發展』的目標出發,制定了『上級收費盡量按下限收繳、縣內政策收費全部免除、服務收費盡量優惠』的特殊政策,一年多來已減免了數百萬元的收費。

  縣環保局一邊嚴格執行環保法規,一邊盡力為企業服務,使執法與服務和諧地融為一體。延壽縣中醫院和『繼嘉亞麻』排污不合格,環保局一邊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一邊聯系有關部門協助企業解決污染問題。環保局通過工作為縣中醫院爭取環保投資50多萬元,為『繼嘉亞麻』聯系到最優惠的合作方,使這兩個單位的環保設施如期建設。

  人人都是『投資環境』

  『四零』變成『全民行動』

  在延壽縣調查采訪,記者聽到幾個關於『改善環境』的小故事。

  一群綏芬河的客人,通過延壽收費站時試探地問:『我們是來談項目的,能不能免收過路費?』『謝謝你們的光臨。』收費員微笑著將客人免費放行。當有關人員了解此事時,收費員說:『收費站沒有這樣的免費規定,為了不讓客人掃興,我自己墊付了5元錢。』

  一位南方客商把腳崴了,來到一家小商店要買高度白酒敷用,偏巧店裡沒有高度酒。當聽說是來投資的客商,店主人專門到別的商店,買回白酒送給了客人。

  誰都不在乎這十元八元的,可腰纏萬貫的投資商們卻感受到了延壽普通百姓的真誠。

  山東一家企業來到延壽縣投資,縣建設局局長事先為其聯系好了住處。一個客商的孩子出了水痘,一位副局長立即派人將孩子送到醫院。

  延壽縣鴻源食品公司,是延壽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縣委書記魯志民到這家企業調查時發現,受場地、資金等因素制約,『鴻源』難有大作為。於是,經過反復研究,縣裡決定把這家企業劃入開發區,並享受與引資企業一樣的優惠政策。如今,這家佔地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工廠即將建成,一年後其銷售收入有望達到1億元。

  延壽縣的『清老酒業』、『繼嘉亞麻』、『延壽水泥』等企業的老總說,他們的企業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並逐步壯大,得益於這個縣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給企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