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日電 今年入夏以來,鶴崗市遭受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旱情。該市乾部群眾群策群力,在各級組織的正確領導下,將災害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小限度。重點實施六大舉措,通過科學統籌、科技加盟抗旱工作,截至目前,鶴崗市保住了9萬畝高效經濟作物,解決了17萬畝水田渴水問題,緩解了38萬畝旱田旱情。
進入6月份以來,鶴崗市出現了『夏旱連伏旱』的局面,水稻抽穗比往年提前7~10天;旱田受旱嚴重地塊作物已經枯死,玉米大部分地塊植株矮小,無雌穗,雌雄不同步,大豆落花、落莢嚴重。截至目前,全市受旱面積已達209.58萬畝(旱田186.94萬畝,水田22.64萬畝),佔全市耕地面積的83.66%。在受旱的旱田中,輕旱8.27萬畝,重旱99.38萬畝,乾枯59.29萬畝。在受旱的水田中,輕旱13.64萬畝,重旱3.5萬畝,乾枯5.5萬畝。
據農業專家和氣象部門預測,此次旱情將導致鶴崗市糧食減產5.64億斤,市郊和蘿北重旱面積有30%絕產,形勢十分嚴峻。
鶴崗市的旱情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重視。鶴崗市委、市政府從農委、水利和農機等部門抽調了6名處級乾部和18名技術人員,成立了3個抗旱督查指導組,組建了21支工作隊進入鄉鎮,做到了每鄉有一名處級乾部,動員督查指導農民群眾采取抗旱保苗措施,全力開展抗災自救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抗旱資金3483萬元,新打抗旱井1923眼,啟動維修機電井6200眼,購置噴灌設備500臺套,購置『旱立停』等抗旱藥劑5.6噸;購置『三七』高炮17門、火箭架8架、炮彈1000發、火箭彈200發。基本上做到了取水有井、提水有泵、輸水有管、噴水有機、降雨有炮。
鶴崗市在抗旱過程中注重科學地統籌謀劃,多措並舉,積極調動科技力量,盡最大努力抗旱保苗。第一,積極調水。從域內的五號、細鱗河和小鶴立河等幾座水庫向灌區緊急調水3470萬立方米;跨流域調水,開挖引渠27公裡調3座泡沼水入石頭河,開挖引渠15公裡調梧桐河水入石頭河,同時動用石頭河沿線工礦企業自備井200眼向石頭河抽水,共調水800萬立方米,有效解決了石頭河灌區1.4萬畝的渴水問題,佔灌區水田面積的82.4%。第二,搶打各類抗旱井。采取打井補貼的辦法積極引導農民搶打抗旱井,每打一眼機電井,蘿北縣補助2000元;東山區補助1000元;綏濱縣補助500元。目前,已在旱田區打井1698眼,水田區打井225眼,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旱情。第三,沿江修建臨時泵站提水。蘿北縣在沿江建立臨時泵站50個,提黑龍江水進行灌溉抗旱;綏濱縣啟動4座沿江泵站,滿負荷24小時為灌區補水,並在保證自身灌溉的同時及時向周邊地區補水。第四,突出搶保重點作物。對綏濱縣烤煙、蘿北縣和東山區蔬菜及北藥等高效經濟作物實施了有效灌溉;力保種子田和水田;力保苗好苗壯地塊的旱田。第五,大力推廣節水措施。第六,噴施抗旱藥劑減少蒸發。蘿北縣緊急從外地購置5.6噸『旱立停』抗旱藥劑,免費為農民發放,對35萬畝大豆進行及時噴施,減少水分蒸發,延長作物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