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責權利統一 伊春國有林權改革初建森林資源管理新體制
2007-08-17 17:57: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7日電(記者 高長利) 17日,伊春國有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研討會在伊春市召開。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雷加富在會上充分肯定了伊春國有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他表示,伊春國有林權制度改革是繼南方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林業改革的又一重大創舉。兩年多的實踐證明,改革抓住了林業發展的『牛鼻子』,破解了制約國有林區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打破了國有林區50多年來國有國營一統天下的經營管理體制,為解決國有林區體制性矛盾邁出了突破性一步,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效。

  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開發建設50年來,森工企業生產的木材約佔全國商品材產量的1/2,累計上繳利稅240多億元,為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和國家生態建設做出了重大的歷史性貢獻。其中,伊春林區共為國家提供優質木材2.4億立方米,貢獻稅收近60億元,統配材差價達300億元。由於長期過量采伐,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重點國有林區開始陷入資源危機、經濟危困的『兩危』境地。1998年,國家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8年來,『天保工程』在恢復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緩解林區『兩危』狀況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天保工程未能實現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些制約國有林區發展的深層次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沒有從根本上解決。2004年4月,伊春林區進行了以商品林資源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突破口,實施整體改革和配套改革的林權制度改革試點。目前,改革試點已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在5個試點林業局中,8萬公頃試點林地的承包工作已於2006年底全面完成,2006年造林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30%,首批參加承包的500戶職工,平均每戶實現增收3500元以上。

  雷加富表示,伊春國有林權制度改革試點抓住了林業發展的『牛鼻子』,破解了制約國有林區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釋放了林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激活了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的巨大活力,打破了國有林區50多年來國有國營一統天下的經營管理體制,為解決國有林區體制性矛盾邁出了突破性一步,取得了階段性的顯著成效:充分調動了林業職工培育和發展森林資源的積極性,實現了從『要我造林』到『我要造林』的歷史性轉變。拓寬了林業職工就業和致富渠道,『家家有其山、戶戶有其林』,家庭收入大幅度增加。森林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護林難、防火難這兩個林區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創新了管理體制和機制,促進了政府職能的轉換,初步建立起責權利相統一的森林資源管理新體制。

  雷加富認為伊春國有林權制度改革的許多做法值得總結、提煉,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促進國有林區的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堅持把職工利益放在首位,實現林區的和諧繁榮;堅持以林權改革為突破口,全面深化國有林區改革;始終堅持依法依規操作,確保林區社會安定穩定;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

  雷加富表示,雖然伊春國有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國有林區深化改革依然任重道遠。下一步,要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繼續深化改革,鞏固和擴大改革成果,重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科學編制森林經營方案,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探索投融資體制改革,擴大利用信貸和社會資金的規模;深入研究森林保險方式,降低林權所有者的經營風險;加快組建各類經濟合作組織,提高林業經營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深化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新型資源管理模式;加快流轉市場建設,促進森林資源規范有序流轉;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有效增加職工收入;加大政策扶持,保證改革試點的順利推進。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