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8日電 日前,哈市王女士為孩子的『擇校』問題大傷腦筋,因不滿意『片區』學校教學質量,經全家人多次商議,最終為孩子選中了哈市兆麟小學的『校中校』——育林小學校。可當王女士為孩子報名時,卻發現育林小學今年已經停止招生。據悉,兆麟小學等哈市17所中小學校的『校中校』今年已停止招生。
據介紹,目前,哈市有70所民辦公助學校,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小學有46所,在校生約7萬人,每年招收新生2萬人左右。中小學每年招收新生約10萬人,即每年有20%的孩子擇校。按照新《義務教育法》中『義務教育階段不得招收擇校生』的規定,哈市決定用3年時間徹底取消初中、小學的民辦公助校,同時減少民辦公助高中的數量和招生規模,規范其辦學行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市首批撤銷『校園校捨不獨立、在校生少於500人』的17所民辦公助初中、小學,以後按每年1/3的比例逐年撤銷,直至3年後全部撤銷。目前,哈市一些民辦公助校與公辦校同用一校園或同用一校捨,不僅打著公辦校招牌招生,還侵佔了公共教育資源,影響教育的均衡發展。還有一些民辦公助校的在校生不滿500人,嚴重浪費了教育資源,阻礙了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據哈市教育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撤銷後的民辦公助校中由民營企業投資建立的將轉制為純『民辦』,屬於公辦資產的民辦公助校將恢復其『公辦』身份,變成新名稱的公辦學校。獨立校園、校捨的民辦公助校與母校分離,轉成新的公辦校後,按公辦校標准收費,除校長進行重新調配外,師資基本沒有變化,教學質量也不會有大變化。
據悉,民辦公助校轉為『公辦』後,中小學生將成為最大受益者。同時,哈市還將斥巨資加大對薄弱校改造力度,通過撤並、新建等形式,把優質校和薄弱校重新組合,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縮小校際間差距,逐漸實現全市中小學生都能享受到均衡發展的教育資源。
記者從哈爾濱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了解到,今年已經停止招生的17所校中校佔應整改學校的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