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0日電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碩士生導師廖祥忠認為,動漫生源選拔體制要改革。
目前,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滯後,許多人都認為根源在於動漫教育的發展跟不上,無法培養出動漫產業發展需要的專業人纔。這種原因確實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除了教育體制的原因外,一個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高校與中學裡潛在的動畫人纔對接上出現了偏差,簡單說,我們在動畫生源的選拔體制上出現了問題。
關於動畫,傳統的理論認為就是美術加電影,而絕大多數中學都認為動畫專業的考生只要上上美術班,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就可以通過選拔進入高校,並不需要進行其它方面的過多培養。甚至有許多重點中學的校長和老師都對動畫教育存有偏見,他們並不把動畫當作是一個學科看待,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就會把學動畫和美術的學生當作異類看待,而疏於對這類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不利於高等學校與中學動畫人纔的對接。本次動漫周提出的『動漫人纔培養從中學抓起』,讓有興趣、有能力、有創意的學生進入高校接受培養,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而對於高校來講,也要做好接收中學動畫生源的准備。首先,高校要結合專業自身的特點和學校的辦學理念進行生源定位,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動漫人纔的專業培養。中國缺少動漫精英,高校就必須在培養動漫精英人纔上下功夫,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動漫人纔有兩大類:制作型人纔和創作型人纔。在對創作型人纔的培養,高校必須對學生進行綜合教育。
許多人認為,現在中國動漫市場上的作品,普遍缺乏想像力和感染力,許多動漫模式都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廣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創作者的功底不足,人文底蘊不足。因此,高校在對動畫生源進行培養時,必須對人纔進行科學、藝術、人文等綜合知識的培養,這種培養是一種融合,而不是簡單的疊加,好的高校必須做到三點一起抓。
針對我國目前動漫人纔培養現狀,我們必須做好高等學校和中學動漫人纔的對接,真正做到以培養動漫人纔為切入點,在中小學基礎教育中融入動漫教育,並以青少年為主延伸到大學教育,為動漫產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