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送崗位『上門』 蘿北縣為受災農民就業『把脈』
2007-09-04 15:01: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賀英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4日電(賀英 記者高長利)『這是一家在大連的日本獨資的包裝公司,每月的工資大約2000元左右。』4日,面對團結鎮前進村村民陳英宏的諮詢,蘿北縣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孫永勝在就業信息發布會現場作了細致的解答。

  陳英宏今年耕種了7公頃土地,其中5公頃玉米因旱災全部絕產,下半年的生活成了問題。當聽說縣勞動局在鎮裡舉辦農民工就業信息發布的消息後,他就趕來了,並相中了這家日本獨資公司。如果成行,打工到年底能收入1萬多元,可維持全家的基本生活。

  今年,蘿北縣遭受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旱災,為了在大旱之年使農民收入不減,該縣勞動部門廣泛收集就業信息,並深入每個鄉鎮村屯送崗位『上門』。同時,在信息發布會上還為有外出打工意向的農民提供了免費的就業培訓,向他們講解了如何維權、如何簽定勞動合同等內容,為農民工就業『把脈』。

  蘿北縣勞動局為提高農民的再就業技能,增強其就業本領,促進其盡快實現就業,投入80多萬元,通過計算機操作、釀酒工藝、電工、鉗工、導游、非金屬選礦等多個專業培訓班,免費培訓農民3000人。其中,采取訂單式培訓即與招工企業掛鉤,為縣域內酒精廠培訓糧食發酵、檢驗、自動化操作等專業技術工人126人,為石墨礦培訓焊工、選礦等技術工人200人。采取下鄉鎮、下企業培訓,為農民工帶去招工信息1500多條、講授勞動法、外出打工注意事項、如何維權、簽訂勞動合同的細則等相關知識20多次。依托3個再就業培訓基地培訓農民工500人,提供美發、電工、焊接、導游、計算機等專業培訓。經培訓的農民工有369多人赴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實現境外就業,每年通過境外勞務創收近900萬元,另有1034人在北京、大連、哈爾濱等城市打工,每年實現收入1000多萬元。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