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工資保障金成了收入『保險箱』 農民工不怕欠工錢
2007-09-11 11:18:5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薛宏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人物:農民工彪軍

  故事發生

  10日上午,記者在哈市道裡區田地街附近的一個建築工地上,見到了55歲的農民工彪軍。老彪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幾乎每個月都能按時領到工資。在幾年前,這是他們不敢奢望的。

  來自綏棱縣棵音鄉的老彪從2000年開始到哈市建築工地當力工,當時全年的收入大約在三四千元。但每年最終能拿到手的錢卻只有1000元左右。有一年老彪在哈市道外區一家工地乾了一年的活,結果包工頭欠了他2900元工錢跑了,當時他連跳樓的心都有。記者問老彪當時為什麼不找勞動部門,『那時我們都不知道欠錢要到哪告,只能認倒霉。』老彪說,他來哈打工三四年,年年都被欠錢,後來他和家人發誓再也不出來打工了,就在家好好種地。

  前年,老彪聽說同村一個農民工到勞動部門投訴要回了欠款,他也來到勞動部門尋求幫助,居然要回了部分欠款。老彪找到了『主心骨』,又重新來到哈市當起了力工。

  和老彪有同感的還有小包工頭劉桂林,十年前他帶著十幾個同村村民到哈市建築工地當鋼筋工。他告訴記者,在2004年以前,由於被工地拖欠而無錢支付工資,大過年被村民堵家門的日子幾乎年年發生。『如今,一些好的工地工程結束時就能付清工程款,我也就不用擔心過年再被人堵家門了。』

  故事背景

  以前,由於法律法規制度等不夠完善,農民工維權意識還不強等原因,導致農民工采取跳樓等過激手段討薪的案件時有發生。為改變這一現狀,2001年,我省首先提出了要為農民工追討打工錢,並從2004年起將這項工作作為重點。每年春節前後,由勞動保障、建設、公安、監察、工商、工會等部門聯合開展農民工維權行動。隨後,我省又出臺了《黑龍江省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將建築單位繳納保障金情況和建築單位施工許可證掛鉤,對未繳納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的建設單位,建設部門不予發放施工許可證;對已繳納工資保障金並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的建築單位,由勞動保障部門按規定啟動工資保障金,用於支付農民工工資。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1年至今,我省各地、各部門累計為80萬以上農民工討回工資11億餘元,拖欠事件較2001年同期下降了60%。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