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松嫩平原禁牧面積2200萬畝 杜爾伯特禁牧還建大草原
2007-09-17 10:58:3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石勇 蔡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禁牧的草原。記者蔣國紅攝

 

  張興德老漢和兒子們的養牛飼草非常充足。記者蔣國紅攝

  東北網9月17日電 張興德老人祖孫三代住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克爾臺鄉煙屯村,靠放牧養牛生活。

  2002年,為了恢復草原、保護生態,全縣根據牧場類型分別實行禁牧、輪牧、休牧政策。5年後,記者敲開了張興德老人家的大門。『禁牧好啊!』張老漢一見到我們就激動地說個不停,再也沒有了當年的失落和擔懮。

  張老漢說:『想想那幾年,草場沙化、退化厲害,一到春天我家門前的草甸子「刷白」,西北風一吹就冒煙,草地上跑個大老鼠都能看得清楚。一個近萬畝的大草甸子只能養一二百頭牛,牛兒整整吃上一天,肚子也癟塌塌的。』『再看看禁牧這幾年,草原綠得真讓人高興啊!我們全家6口人,養了10頭牛,今年打了3萬斤草,自家牛用2萬斤,賣1萬斤,賺了2000多元。刮大風我們這兒也沒有沙塵暴了,成群的野雞和小鳥都來了。』

  張老漢的兒子告訴記者,禁牧後草場土地的鹽鹼化問題得到改善,自家的耕地面積都變大了,禁牧5年來,原來被沙化的6畝耕地已經恢復了。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共有草原面積364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積301萬畝,是我省擁有草原最大的縣。1998年草原普查顯示,草原退化面積達120萬畝,佔全縣草原面積的25.6%。痛定思痛,2002年,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率先在100萬畝草原上進行禁牧試驗。剛開始禁牧的時候,村民們都不理解,『幾代人都是這樣過,現在圈起來怎麼行呢?』針對村民的疑問,縣委縣政府及鄉鎮場黨委政府各級領導親自組織本級業務部門大下基層,無償提供從供種到種植、田間管理、收獲、貯藏等全程技術服務,指導青貯飼料生產,同時實行草原承包責任制推動草原禁牧。

  40歲的包慶成是杜爾伯特縣江灣鄉農民,2003年他購買了10頭奶牛,建成一棟90平方米的標准牛捨,當年收入近3萬元。如今他家的奶牛已經增加到20多頭,年純效益五六萬元。

  包慶成說:『過去養奶牛就是往草地裡一趕。現在講科學飼養,一頭牛的效益頂以前的兩頭。』『事實證明,捨飼之後,農民收益不降反增,飼養水平提高了,奶牛不僅是吃飽了而且是吃好了,過去只吃草,現在吃混合飼料,體力消耗少了,產奶量也大了、奶質好了。縣草原禁牧工作已由政府強制行為變為群眾自覺行為,群眾保護草原、愛護草原的意識形成了。』同行的縣草原監理站站長劉曉星說,目前,全縣14.3萬頭大牲畜已全部實行了捨飼圈養,而且捨飼的標准化程度逐漸增高,目前全縣的奶牛、肉羊的標准化捨飼養殖比例已達到80%。

  2004年開始,杜爾伯特決定全縣實行禁牧管理。在2006年的草原監測中,全縣各種類型草原的草群的平均高度為35cm,平均蓋度達75%。平均產草量已由過去的不足50公斤/畝,達到現在的100公斤/畝。

  省畜牧獸醫局副巡視員田武對記者說,近年來,我省以建設效益型、生態型畜牧業為目標,以天然草原植被恢復、退牧還草等重大草原建設項目為依托,以宣傳貫徹草原法律法規為重點,在松嫩平原地區積極實施禁牧政策,加大了草原保護和建設的力度。到目前,松嫩平原已完成禁牧面積達2200萬畝,佔這一地區草原總面積的55%。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