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7日電 16日召開的『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學術研討會』中,十餘名專家、學者針對如何發展哈市公交,談出了自己的看法。
政府投入需加量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裴玉龍說,改革開放以來,哈市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了長足發展,市政府對於公交行業給與了一定支持,但支持的力度遠遠不夠。
首先,公交優先的政策落實得不夠徹底。哈爾濱公交專用道缺乏且不專用,對私家車限制沒有給予足夠重視。目前,哈市私家車上昇幅度很大,汽車保有量為38.2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為21.9萬輛。政府對公交的投資比例非常少。目前哈市政府對國有公交的補貼是根據月票價格和早晚低谷運營裡程實施定額補貼。然而,受政府財力所限,6年來對公交的補貼累計掛賬14416萬元,公交企業不得不靠貸款度日。
要想真正解決存在的問題,徹底落實公交優先的戰略,還應該有政府出面,合理設置公交優先車道、專用車道,單項優先專用線等,調整公交車輛和其他社會車輛的路權使用分配關系。限制私家車的無序增長。可以借鑒香港對待私家車的政策,提高年檢費用,燃油費用和停車費用等,讓私家車購買者在高價的養車費用面前望而卻步。在面對公交各種有利條件和私家車各種限制面前,勢必會有一批市民放棄對私家車的選擇。政府還要建立規范的成本費用評價制度和政策性虧損評估制度,對公共交通企業的成本和費用進行年度審計與評價,合理計算政策性虧損,並給予適當補貼。
公交優先需要『智能公交』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安實說,科技創新理念是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一個新思想,利用科技創新提高公交的智能化水平是實現公交系統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哈市通過加大對公交的投入,城市公交車況與擁擠程度得到了明顯改善。公交線路條數、營運裡程、公交車輛等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公交系統服務能力也得到了不斷提高,但與國內外先進的智能公交系統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這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應用及管理和公交系統基礎設施兩個方面。目前,哈市公交智能化系統都是獨立分散的,系統之間的集成還遠遠不夠,缺少對宏觀總體上的把握。智能公交涉及到的基礎技術,如數據庫技術、GIS技術、無線通訊等技術在智能公交領域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城市公共交通線網結構形式單一,尚未形成立體化公共交通網絡格局。線路走向不夠合理、站點疏散能力低等問題,嚴重影響公交車的運營效率,增加了市民出行的乘車時間。
改變這一局面,要樹立公交優先發展的理念。其次,開展技術創新工作。應用APTS中的先進技術,逐步實現哈市公交系統智能化,使城市交通實現組織優化和公交優先通行,達到多用信息少用能源的目的。轉變政府職能,深化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強客運市場管理,規范公交運營秩序。實現公交運營調度和車隊管理的智能化,全方位使用GPS技術,實現全方位遙控。加快公交運營軟件、公交信號軟件、出行信息服務系統,以及公交IC卡收費系統的建立等。
雖然,智能公交的系統和技術現在還未廣泛應用,但隨著公交優先發展戰略的逐步推廣實施及合理的規劃和發展,它必將為我們的出行帶來更多的便利。
扶持『國有公交』主導地位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宏君說,建設部《關於加快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要求,要積極穩妥地推進城市公共交通行業的改革,逐步形成國有主導、多方參與、規模經營有序競爭的格局。
哈市現有國有公共交通企業主要有汽車總公司和電車總公司。兩家企業的車輛、營運線路、客運量等方面在整個公共交通中所佔的比例都在50%以上。但近年來,隨著公共交通市場的競爭和政府對國有公交企業投入的弱化造成國有公交企業長期負債經營。主要體現在政策性虧損補貼機制不合理、投資不足使企業債務負擔沈重、企業成本逐年遞增,導致企業虧損增加。
哈市公共交通目前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一是國有公交企業可借此契機利用國有公共交通的規模性和在城市居民中廣泛的信譽度來構建動態的優勢加入市場化競爭。另外,國家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優惠政策是充分發揮國有公交發展的基本保證。加大哈市國有公交建設的儲備和開發,加強城市道路及配套設施建設,是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建設管理的有效手段,同時也為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提供發展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