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道裡百年文化宮再現華姿 改造後將不收門票
2007-09-18 07:48:19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世義 趙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8日電 具有百年歷史的原哈車輛廠文化宮(現更名為道裡文化宮)的修復工程,從4月13日開始,200名能工巧匠,經過5個月的精修,到9月13日將文化宮全部修繕一新。

  在道裡文化宮,修繕工程負責人施公餘領著記者邊觀看邊介紹:『修繕工程人員人手一部照相機,從每一塊殘留石膏花到每一盞燈都要拍下來作為修復依據。這座建築樓上樓下共有高3.5米的木制門120扇,高1.8米以上的窗戶300多扇,有的已腐爛、掉框,有的整扇都沒了。為保留俄式風格,施工人員拍下照片後,用同樣的材質,能修復的修復,實在不能修復的就按原樣復制。』20名木工用了3個月纔修完了室內的門窗,如果做新的門窗只需一個半月。各廳的吊燈,全都是按俄國人當年使用的火炬型和蠟臺型燈復制的,工程人員按照劇場裡僅存的一盞銅質吊燈拍照後復制出7盞。

  劇場二樓北側第一個窗戶的玻璃上畫有豎琴圖案,而另一端窗戶沒玻璃,蒙著塑料布,工程人員進行了對稱還原。

  在二樓劇場外的休息平臺上有一排歐式扶欄,在扶欄中間有5個柱頭。據一位老市民介紹,當年建造這座建築時,每一個柱頭上都有一個白色的俄羅斯小孩雕塑,手裡托著一支蠟燭,而且全都面朝下樓的方向,停電時,觀眾可順著蠟燭的方向下樓。5個燭童在『文革』時全都被破壞了,在這次修繕中也得以恢復。

  除了維修和恢復文化宮特色飾物外,還保留了建築裡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物品。在一樓進門處的走廊、休息廳和去二樓的緩步廳的地面上,鋪有3種顏色的俄羅斯地磚,百年後地磚仍然色澤鮮艷、釉面光亮,每塊磚有5厘米厚,很有保留和研究價值,在這次修繕中原樣保留3處。據介紹,修繕工作結束後,經工程人員盤點,有400餘件俄羅斯人制造的飾物得到修復,有40餘件失蹤或毀壞的經典飾物經過復制後重新與市民見面。

  道裡文化宮修繕工程總耗資800萬元。106年後,經過這次大規模修繕,重現其典型的折中主義建築風格,莊重而華麗。主體建築基礎進行加固後,使用壽命大大延長。

  據道裡區委一名負責人介紹,將文化宮定位為『三個中心』,即:群眾文化演出中心、群眾文化培訓服務中心、公益文化展覽中心。文化宮啟用的當天,將同時展出由道裡區主辦的《俄羅斯人在哈爾濱圖片展》和《道裡區經濟發展規劃展》,屆時將迎接市民免票參觀。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