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用『新』破難題走『活』修路棋 慶安縣農村公路建設為農民帶來實惠
2007-09-18 18:34:45 來源:東北網  作者:蘭亞軍 姜雲棟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8日電(蘭亞軍姜雲棟記者高長利)近幾年,慶安縣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實施通縣(鄉)公路建設的戰略部署,搶抓機遇,超常運作,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鄉村路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006年,被確定為全省農村公路建設試點縣,並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先進縣。

  2003年以前,慶安縣除國道哈伊公路外,其餘地方道路均為砂石土路,交通狀況極差。從這一年起,慶安縣抓住國家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的有利契機,按照『以民為本、超前規劃、多元籌資、合力攻堅、全程監管』的總思路,舉全縣之力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到2007年,已累計投資3.8億元,共修建農村公路1006.7公裡。全縣公路除省級重點公路網化工程『雞訥』公路綏慶段後年通車外,已初步形成『一橫、七射、兩環』公路網化格局,實現了鄉鄉互通、村村相連、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

  2004年,慶安縣出臺了《慶安縣農村公路建設五年規劃》,提前規劃農村公路網化格局,嚴格按照規劃逐年推進農村公路建設。2004年,建成了一條33.2公裡的慶柳公路;2005年,建成一條通鄉路,並完成一條通村公路;2006年,建成426公裡鄉村公路,初步形成公路網化格局的主骨架;今年,修建469.3公裡的通鄉村公路,實現全縣14個鄉鎮、93個行政村全部互通白色公路。

  慶安縣財政屬於一個『吃飯型』財政,難以向農村公路建設上投放更多的配套資金。為有效破解資金難題,慶安縣積極探索,打破常規,努力在『投』和『壓』兩個環節上不斷創新,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在確保公路建設質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通過積極動員,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引導公路沿線農民出工出車,以工代資,挖砂石、培路肩,幾年來農民籌資籌勞達9000萬元,其中非資金投入折合達到3300萬元。在工程技術上,大膽應用新技術降低農村公路工程成本。

  農村公路建設為慶安縣帶來了顯著效益。路況的改觀,極大地改善了招商引資環境。哈伊公路沿線兩側33平方公裡土地被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基地後,2004年至今落戶外資企業30家,引進項目全部達產後,年可實現產值11.6億元,利潤1.2億元,稅金5300萬元。農村公路建設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全縣各鄉鎮利用交通便利的條件,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僅2006年一年就創建農副產品加工小作坊203個,生產產品7大類18個品種,促進農民增收2600萬元。

責任編輯:邱士民